能多待。咱们这就回去,回去师傅给你烧热汤。”

    “谢谢师傅,师傅真好。”

    “呵呵,小小年纪就爱拍马屁。”

    月溪山上的这个宗派叫做寻雾宗,寻雾宗有一门独特的秘法,能凭空招来浓雾。据说雾能浓到伸手不见五指,范围能大到遮住整个月溪山。

    三年前,寻雾宗大开山门,宗里派了好多高人下山收徒。郑秋的家就在月溪山的山脚下,那时他的名字叫二秋。因为他在秋天出生,是家里的老二。和所有人一样,小二秋也想上山成为一名修炼者。但一位又一位高人都拒绝了他,他们说二秋天赋很差,根骨不好不适合修炼。

    二秋并不知道根骨是什么意思,他每天坐在村口大树下眼巴巴地等着。收徒的日子很快过去,失望的二秋只好回家跟着父母学做农活。

    在收徒结束后的第四天,月溪山上下来了一个奇怪的老头,这个老头衣着素旧,更像是村里的老农。老头一眼就看中了,正在田里学织竹筐的二秋。老头告诉二秋的家人,他在寻雾宗负责照顾药园,想找个人跟他学栽培药材的手艺。

    二秋听说能上山高兴的不得了,第二天就背着行李,兴冲冲地跟这个便宜师傅前往寻雾宗。

    师傅的名字叫郑治松,他嫌二秋这名字太俗气,将他改名为郑秋。师傅对郑秋很好,把他当亲儿子对待。不但将所有技艺倾囊相授,就连每次新衣服都让郑秋先穿。

    山上待的时间长了,郑秋才知道师傅不是修炼者。但师傅的身体比普通人好得多,一大把年纪上山下山也不喘气。

    寻雾宗有三块药园子,两块在月溪山右侧最矮的那座山峰上,其中一块靠近山脚,有河水浇灌。剩下就是郑秋采雪豆的这块药园子,这里终年积雪,专门用来种寒冷环境里生长的药材。

    师傅住在后山,这里有四间瓦顶房子,被师傅称为药舍,一靠近就能闻到浓重的草药味。

    刚回到药舍,师傅就脱下棉袄,挽起袖子往厨房走:“乖徒弟去把雪豆冰好,师傅马上给你变热汤出来。”

    “放心吧!师傅!”郑秋换下棉袄,抱着竹篮跑进屋子。屋子里面排有好多木柜,郑秋顺着标签找到第七排,打开靠里侧的柜门,柜子里头有个方方的大铜箱。

    用力拉出铜箱,打开箱盖,一股凉凉的冷气扑到郑秋脸上。这箱子一年到头都是凉凉的,听师傅说这是法器。去年天气热时,他还偷偷在里面冰过瓜果,被师傅发现后罚抄了好几天药材书籍。

    郑秋将装雪豆的瓷瓶放进铜箱,关上柜子门出屋找师傅。

    咻、咻、咻,头顶传来气促的破空声,他抬起头,天空中有五六道流光划过,长老又带着师哥师姐们下山了。郑秋很羡慕这些师哥师姐,不光能飞来飞去,还会各种五花八门的法术。不过转念一想,自己也不能叫他们师哥师姐,自己的师傅只是照看药园子的,和那些高人似乎搭不上边。

    “师傅,师傅!热汤好了吗?”郑秋在厨房门口转来转去,嘴里不停嚷嚷。

    “好了,好了,乖徒弟别急,很烫的。”师傅捧着大碗从厨房出来,还嘟着嘴巴不停吹气。

    “师傅,这太多了,我喝不完的。要么你喝一半,我喝一半好不好?”

    “那怎么行,这汤可是驱寒作用一流,你师傅我自创的配方,全喝了效果才好。”

    “师傅那我们去屋里吧,我坐着慢慢喝,保证喝完。”

    “对喽,走,进屋。”

    郑秋坐在椅子上,捧着大碗一小口一小口喝汤,桌子对面师傅笑眯眯地看着他。看了一会儿,师傅开口说道:“郑秋,你上山也三年了,师傅大半本事都教给了你。师傅决定,从明天开始,把河边的药园子交给你。”

    郑秋一下子被汤呛到,他放下碗,眼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