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之所以降低成本,是因为我直接去人家菜田里面收菜,不只是少了中间商赚差价,也更新鲜,需要哪些都是让人现场拔菜。”

    “也就是这样,积累下来一批客户,本来挺顺利的,结果突然冒出来一个收菜的老板,直接用高于我两成的价格收菜。”

    “客户这头这么多年,我本来就已经是市场价,涨价不合适,但那头如果高成本收购,我也就没多少赚钱的。”

    “所以就想让杨先生你帮帮忙,和我一起去看看那边,听他们什么意思,不行大家就合作合作,当然这是最好的法子。”

    “……”

    杨光良想了想,大致也是听明白对方意思了,摆明了那菜田的供应只够一家,另一家突然来抢生意,这边刘睿也就做不下去了。

    客户那边不能涨价,但成本增加,生意也就难做。

    毕竟和菜农又没什么合同,都是谁给钱谁买走那种,确实有很大的弊端。

    现在自己确实是批量需要蔬菜,帮刘睿解决这个源头问题,也不算是问题。

    “这样吧,咱们走一趟去看看,先去听听那些菜农的想法。”

    杨光良起身开口。

    解铃还须系铃人,菜在他们手上,愿意卖给谁就卖给谁。

    “行,那我们走一趟试试。”

    刘睿满口答应,心里松口气,只要杨光良愿意帮忙,这个事儿就算是成功了一半。

    刘睿开车,杨光良车子丢过去酒店对面,到时候刘睿再给自己送回来就行。

    主要不熟悉那边的路,开个车也是白搭,还不如坐车呢?

    整一个多钟头,才算是到了目的地,三桥村,村里有三座桥,因此得名三桥村。

    周边很多村子的地都已经被占用了,也就三桥村比较偏远,虽说通路,但没有老板过来承包。

    不过随着时代发展,大家也都觉得这种谷子没前途,累人费时间不说,还最后收成不高,就算是卖米也就两块多。

    这成本加上时间,还不如直接种菜卖。

    大家想明白了这一茬,一家开始这么搞,另一家也就跟上了,久而久之,逐渐形成规模。

    三桥村倒是成为远近闻名的一个种菜村,很多搞批发的,像是刘睿这种,都会过来收菜。

    但是大家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按照定好的价格收购,默契这么多年,突然来个人打破规矩,是让人头疼。

    尤其是现在三桥村的菜,基本都是刘睿在收,另外来一个高价,坑的也只是刘睿一个人。

    要说换地方,刘睿又得去和别家抢生意,还不如把三桥村的货给抢回来。

    于是乎就有了找杨光良的主意,想着人多见识广,应该能够解决这个事儿。

    也不想怎样,就是想好好谈谈,大不了两人一起收这个村子的菜,也不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