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自幼养在深宫,出宫之后便在外面,很少见识京都的繁华,因此到了此时此刻竟然想不起来。

    一些年纪较长的老人激动的跪在地上,望着熟悉的旗帜和军服,眼泪纵横,他们出生的时候,大楚还在太平时节,因此对于大楚朝廷有着极强的认同感,做了大半辈子的大楚子民,动乱之中,他们的君王一变再变,仅仅这三年时间便有将近五位诸侯来到过这个城市登基,建立国号。

    但是对于他们而言,大楚的旗帜一直在心头飘荡,他们多么希望有一天醒来,自己重新成为了大楚的子民,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陆询走过人群,看到这群激动的颤颤巍巍的老人,他们一个个头花洁白,满脸的皱纹,一副行将就木的样子。

    连忙走了上去将为首的老者扶住,嘴里关切的说道:“老人家身体还好吧。”

    老人睁着浑浊的眼睛望着陆询,脸上现出激动的神色,他颤颤巍巍说道:“是太子殿下,和当初模样无二,就是成熟了很多。”

    陆询诧异的望了一眼老者,心中疑惑是不是有人暗地里安排的,自己的身份根本不需要别人来证明。

    “小民当初有幸见过太子和皇后娘娘布施,因此记得您的相貌,您可算回来了。”老人唏嘘的说道。

    陆询这才想起自己的确和母后布施,那是因为当年北方好几座城池遭遇水灾,不少难民涌进京都,当时身为太子的他和母亲难得出了一次宫,为难民施粥,那也是他第一次接触到底层人民的生活,那种苦难让他记忆犹新。

    “您老人家是当初那些难民中的人?”陆询好奇的问道。

    “正是,小老儿当初要不是殿下的那碗热粥,恐怕早已命丧黄泉了,这些年一直祈祷殿下洪福齐天,没想到今生今世竟然还能看见您还于旧都,想必娘娘泉下有知也会为您感到骄傲。”老人激动的满面红光一双枯瘦的手死死的抓着陆询的胳膊。

    陆询的胳膊被老人握的有些发疼,但他却没有选择抽出来,这便是民心,有了这样的百姓,他的位置才能做的安稳。

    同时心中也是一阵愧疚,这些百姓是如此的质朴,只要当权者对他们好一点,他们便恨不得将自己的心剖开,但他们又岂会知道,这场动乱的源头就是陆家。

    “老人家您放心,我回来了,大楚也回来了,太平的日子也会回来的。”陆询轻声说道,即是对老人的承诺,又是对自己的鞭策。

    告别了热情的百姓,陆询带着大部队继续向前,不一会便看见了曾经的宫殿,虽然几经战火,以往金碧辉煌的皇宫变得有些残破,不过好在京都的名号在那里,无数的枭雄都选择将这里定为国都,因此大部分的宫殿得以保全。

    “久违了啊!”陆询抬头望了一眼高高的宫墙,轻声叹息的说道。

    他对这个地方感情是极其复杂的,一方面这是他的家,他的童年都在这里度过,但是他却一点也不喜欢这里,曾几何时那厚厚的宫墙如同一座巍峨的大山总是压在他幼小的心灵之中,让他感觉到窒息和压抑。

    但当他离开了这座自以为的囚笼之后,他才发现自己的记忆全部都在这里,自己和这座皇宫早已密不可分。

    “陛下,如今的皇宫还有些残破,等登基之后我们再慢慢修理。”一位中年人谄媚的说道。

    他是如今的工部尚书,因为做事认真,历经了几任皇帝都没有被撤换,在陆询接收这座城池之后依旧保留了他的位置,毕竟这样能干的臣子并不多。

    “用不着,如今天下初定,百姓需要好好休养生息,犯不着为了这种面子工程而劳民伤财,就先这样吧!”陆询轻声说道,见识过民间疾苦的他能够感同身受,因此不愿大兴土木。

    “你也不必刻意逢迎,我手底下要的是真才实学,你只要能够办好差事,该给你的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