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大牛的行为也正应了那句话,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

    二弟家的老三硬气起来了,他就只有服软这一条道。

    在孟大牛心里,老二家的三牲口根本就不是个人,你根他讲不了理,莽夫一个,那打起架来是真往死里揍啊!

    从此以后,孟大牛一家才消停了下来。

    孟得魁也因为这一战成名,孟家沟的村民都把他当成了瘟神,能躲就躲,躲不了也绝不能惹的那种。

    那时大哥孟得福的媳妇已经进了门,把这件事又讲给了二弟妹听,两个嫂子的心里一嘀咕,就把这位“勇猛”的小叔子重新定了位:三弟就是咱家的顶梁柱啊,不上工就不上工,咱一家子养着他就好了。

    (最重要的是,家里人都被他这粗暴的手段吓着了,万一管得多了把这老三给惹急了,那他们家谁能搁住他那大拳头?)

    再说,三弟虽然不上工,粮食啥的可没少往家划拉,偶尔还会弄家些就算有票也不一定能买得到的东西,所以孟得魁在家里的地位,一直都是与众不同的。

    除此之外,家里人在孟得魁的亲事上也是有些愧疚的。

    原因就是前头两个孩子都是家里攒钱给说的媳妇,到了老三这里,他硬是没让家里掏一分钱帮他出彩礼,全是自己拉的饥荒,这就让一家人都觉得有些对不起他。

    孟得魁不花家里的钱,也是因为老四马上也到了娶亲的年纪,家里的钱也只够娶一个媳妇儿的,而且老四成亲后,紧接着小妹也要相看婆家,嫁妆多少也要准备一些,总不能让自家懂事的妹子嫁了人就在婆家低一头。

    而且在孟得魁心里,都是一家人,计较那么多干啥,他有胆拉饥荒就有那个本事还,总不能因为他成家的事再给家里添负担了。

    孟得魁和家人说了两句话就去了东厢房的杂物间里,挑了一把趁手的铁掀便直奔大队的打谷场而去。

    这让跟在他身后的出来的孟得福、孟得禄两兄弟简直诧异到了极点。

    “大哥,刚才我没看错吧?那真是咱家老三?”

    孟得福,“别费话了,咱赶紧快走几步,老三不会是拿着铁锹拍人去了吧?”

    相比于老二的疑惑,老大基本立刻得出结论:老三这是准备用铁锨找人干架呀!

    老二孟得禄被大哥这么一说立马反应过来,“那你赶紧跟咱爹说一声,我跑得快,追上老三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小子真是个不省心的,还以为自己光杆司令一个人呢,都成家了还这么不着四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