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些都是在书上写不出来的。只有真真正正的坐到了对面,去深入的了解,苟烨才明白历史,对于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还是很有失偏颇的。

    快乐的时间总是短暂,不知不觉的,两壶酒就已经被二人喝的一干二净。本来意犹未尽的朱厚照还要故技重施,再去偷点酒来,但是被苟烨义正言辞的拒绝了,说是义正言辞,其实也就是以下次不再过来了,进行相逼。

    朱厚照也明白再喝下去,以自己的酒量肯定就会被父亲等人发现了,也就答应了苟烨。作为一个陪读,苟烨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有一个什么样的职责,但是书面意思而言,也就是陪着皇子学习吧。因此在苟烨临走之际,他又是附诗了一首,写在了一张宣纸之上,以留给朱厚照作为今日学习之凭证,等到皇上回头问起来,也好让他知道自己这一趟并不是白来的,的的确确是陪着皇子来学习的,但是看看桌上的酒壶,苟烨又有些底虚,这样做真的好吗?看来以后再来的时候,还是要恪尽职守的才好。

    待了又有一会,苟烨便言声离开,朱厚照也并没有做更多的挽留。看着苟烨将要离开的背影,朱厚照依依不舍的坐在桌面上摆手,待苟烨真正走出门去,看着空荡荡的房间,一种莫名的孤独之感悠然而生。

    而他也是这才认真的看到桌面上的宣纸,上面写着苟烨写下的诗词,“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