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是满满的。

    那粮呢?

    前朝偏居一偶,苟且那么些年。先帝立朝之时,虽收复了徐州府以北以西的五府,冀北失地却依然在鞑子之手。便立志要收复冀北失地,以雪多年欺压之耻。

    奈何百姓饱受战乱之苦,颠沛流离多年,不忍再起战事,劳民伤财,一直到驾崩也未能如愿。

    当年先帝揭竿的时候,当今已经是少年。后来跟着先帝南征北战,可谓是其父手把手教出来的,和先帝感情极深。

    继位以来便秉承先帝遗志,誓要完成其父遗愿,以告其父在天之灵。着力养精蓄锐,至去年已颇有成效。今年夏初暗中调了粮草北行,只等来年开春便挥军北上,驱逐鞑子,收复失地。

    本想调走陈粮,不过月余便可收了新粮入仓,两全其美的事!谁知多年来安顺的郢江府今年能涝成这样?

    那就不能延缓战事,赶紧再调粮南下吗?

    苏世秀笑了笑,“阿灵,你可知光这调度一事,就得耗去几成粮食?从冀北边境到郢江府,押粮缓行,不说半年,三月肯定是要的。押粮的路上兵士得吃粮吧,还不包括路上遇上点事耽搁了,一不小心落了雨,浸了水,一发霉,再得损失一两成。”

    “左右往回运,加急也要数月。还不如等豫中收了新粮就近赈济灾民。历年来豫中也不过比郢江晚上一月粮食就熟了。”

    “当时豫中并未降雨,朝中还庆幸,涝害未曾波及豫中。其实当时已近一月未降雨了,你们那儿雨下了多久,豫中就晴了多久,大伙儿只顾着欢喜了,谁想涝是没涝,这一晴就晴了数月,旱死了。”

    苏世秀摊手,“便只能等关中粮熟了。后来的事,你也知道了。你看关中、江南两地的余粮,便知两位天子传言不虚,实乃难得的仁君!”

    钟灵点头,这也是他们的幸事。若是穿到一个掌权者暴虐无道的地儿,少不得要考虑揭竿搞事。生死难料不说,看着生灵涂炭,便是人在高位,也快活不到哪去。

    似是看出钟灵所想,苏世秀感叹,“所以咱们更得保护好大皇子,不然覆巢之下无完卵,咱们日子也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