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不比这里人们用的桐油差。桐油味重,且烧起来有黑烟,但桕油却清亮,燃烧充分无残留,并无多少烟,做油灯再合适不过了。

    她这般寻摸各种蜡,倒不是为了家里的水果生意。实则是单单卖个水果,似乎太小儿科了些。这一阵子在京都街上晃悠,也算对这个世界的衣食住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便生出了些旁的心思来。

    前些日子她便发现,这里的绫罗绸缎,因是色织而非染色,倒是花纹颜色都极为丰富。不过造价不菲就是了,别说普通人家了,便是她住的这周围的六七品官员府上,也一年难得买上一两匹,平时多是用些素色或花纹简单的。

    普通百姓自然都用棉布麻布,并无色织之说,尽是染色。颜色倒是丰富得很,花纹样式也不少。只不过,一匹布除了泛白的底色,都只一种颜色。

    花样都是雕了版,将要做花纹的地方,把布夹在两块雕板之间。一块雕版不过小几子面儿那般大小,是以一匹布得同时夹好些雕版上去,再捆一起了下染缸。那不同的雕版之间不得留些余地么,才好转圜得开。

    这样,颜色单一不说,花纹块之间也有许多留白。还是不大好看。

    钟灵便想,前世在古镇体验过蜡染,是否能用在这儿呢?

    照说,普通的蜡染还不如这夹染呢!毕竟,蜡染得一笔一笔描上去,这样便不能大批量生产。况且在布上作画可与纸上大不相同,去哪里寻许多手艺精湛的描画娘子?从生意上来说,是没什么优势的。

    这里的人也知道,南边的深山里有人这般染布。蜡染花纹灵动,变化丰富,且可以整布作画,确实看起来要美一些。每年也从南边收几批过来卖。

    不过,因蜡染都是冷染,颜色便不如夹染丰富。毕竟冷染着色不好。只因蜂蜡的熔点不高,若是如夹染这般,滚烫的染料里过,那描的蜡不得原地就化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