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理解。”元时初对詹老夫人微笑着说道。

    见过老夫人之后,元时初便和詹书临回了自己的院子,叫了一顿吃的回来,两人也并不客气,直接就开吃了。

    吃完饭之后,詹书临就去书房忙了,元时初没什么事做,便去清点自己的嫁妆。

    原主在元家不讨喜,出嫁得又匆忙,元父并没有给她准备什么嫁妆,只把原主生母的三分之一嫁妆给了她,又添上其他一些东西,东拼西凑才给她凑够虚虚的六十六台嫁妆。

    而元时婉的嫁妆就不一样了,因为她嫁的是三皇子,在家里又得宠,元父自然要给她准备足够体面的嫁妆,但元家本身也不是什么大富之家,所以元时婉的一部分嫁妆其实是从元时初这里压榨出来的。

    不过都不打算继续跟元家来往了,元时初也不打算再去计较这种事,她只在意自己现在拥有的。

    于是这大半天,她就在院子里把自己所有的嫁妆都抬了处理清点,一些不值钱的布匹又占位置、又容易受潮和过时,还不好保存,元时初就打算直接拿出来做衣裳穿了。

    还有一些不太好看的首饰珠宝,元时初打算拿出来赏人或者重新融了再打造。

    陪嫁的房契、地契各有一张,但都是偏僻之地,也不值钱,不过蚊子再小也是肉,元时初打算以后去看看再决定拿来做什么用途。

    清点完之后,元时初才发现原主真的很穷,这些嫁妆相对于平民百姓家的女儿来说还不错,但对于一个清流官宦之家的千金小姐来说,实在是有点寒酸,如果要跟元时婉相比,那就不是用寒暄可以形容的了,而应该用“天壤之别”。

    元时初清点完了嫁妆,对元家人就更没什么好印象了,不过也幸好他们这么亏待原主,元时初现在才能跟他们断绝关系断得这么干脆。

    詹书临从书房回来的时候,看见院子里铺了一地的东西,旁边还放着几个眼熟的红箱子,便问元时初:“这些东西怎么了?”

    “没怎么,我只是清点一下嫁妆。”元时初头也不抬地回答。

    詹书临闻言把这院子的嫁妆仔细看了看,发现——并没什么值钱的,他疑惑了一下:元家这么清贫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