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主,锡加的多了,到时候用起来肯定就不太好了,即使不会被烧化,变软一些也是肯定会出现的 。

    摸索了好几天,宋宸说的那种始终是做不好,想要一次将一个模子给做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陶和瓷也只能转变陶模的制作方式,现在在做的是将模子分成两个部分,一个大的套上一个小的,只要最后两个模子之间能够形成一个空隙就好,太薄的话倒也不太现实,宋宸让两人尽可能的控制在半厘米以内,一个六七十厘米大小的炉子,控制在这个厚度倒也不算是太过于为难两人。

    其实想要采暖还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直接弄上一口锅,将木炭点燃了放在里面就好,这样热量散发的还更快一些,而且上面也可以架上锅来烧水什么的,但是综合考量之后,宋宸还是决定做成炉子的。

    直接烧木炭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一些,木炭燃烧后释放的一氧化碳是非常要命的,大家冬天平时基本不会过冬的通风,一旦有所疏忽造成的后果是部落里所承担不起的,尤其是部落里的有些房间里住的还是十岁左右的小孩,万一玩过头了忘记了通风可就麻烦了。

    所以宋宸宁愿不用,但是一定要用好,这个用不起来到时候全部都用炕就好了,最多也就是大家多辛苦一点,多弄一些柴禾回来,当然,要是能够做出来那肯定是最好的。

    两个模子制作起来都不难,但是想要保证精度就不是简单的事情了,两个模子之间必须都做的完美才能铸造出来合适的炉子,不过现在部落里有着精确的尺子,两人需要做的更多的还是将每一个面都打磨的平整。

    很快,第一个模子就做出来了,中间的模子非常的厚实,所以只能做成上面有几个吐出来的把手,这样就可以架在上面了,做出来之后,两人也是让宋宸去看了看,两个模子中啊中间的空隙还可以,只有五六毫米的样子,第一次就能做成这个程度已经是非常合格了,不过最下面的空隙要大一些,但是影响也不大,只要能够不断的向四周传递热量就好。

    得到宋宸的肯定之后,黑铁也开始冶炼青铜了,锡也在旁边开始融化,为了减少每次冶炼的时间,黑铁隔上一段时间就会提炼一些锡出来,这样要用的时候直接就可以将其融化,省去了每一次都需要提炼的繁琐步骤。

    将铜提炼出来之后,直接调配好就能进行浇灌了,这一次锡在其中只占有十分之一的样子,基本上还是一铜为主,这是宋宸和黑铁观察不同配比的青铜之后初步决定使用的比例,要是后面觉得不理想再换其他的也不算是麻烦。

    做模子的时候,陶和瓷就已经考虑到了缝隙太小不好浇筑的问题,所以在一面做出来了一个小嘴,这样一来可就方便多了,虽然速度不快,但是也不用担心铜水外溢或者是飞溅的情况出现。

    浇完之后静待冷却就好,现在温度不高,冷的倒是快一些,等到完全凝固了之后,宋宸亲手拿锤子将在外面那一个模子给敲开了,炉子成型还是相当的不错的,而且由于浇筑的时候比较慢,所以四周很少有什么大气泡,几乎都是非常平整的。

    将剩下的就是里面的模子,看着里面这个相对来说有复杂的模子,宋宸一时之间竟不忍心将它敲碎了,毕竟想要做出来这样一个模子也不容易,就算是陶和瓷两人也是刮了整整一天才刮出来两个合适的,和其他的陶器以及模子来看,成功率可以说是非常低了。

    所以宋宸尝试着能否直接将炉子给弄下来,尽可能的避免破坏里面的模子,要是能够在不破坏的情况下就能脱下来的话,以后做起来肯定要快上不少,而且炉子整个来看下面还是小上一圈的,只要是里面的面也足够平整,这样弄下来倒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宋宸使劲将炉子往下按了按,发现果然是有些松动的,平时模子很少会有和青铜器粘连的情况,这一次也是如此,见到这种情况出现,一旁的几个也是赶忙过来搭把手,几人合力之下,尝试了几次之后就将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