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正式授课了,而先生们也都露面打了个招呼。

    齐誉这才知道,这里的授教先生也是各有分工的,各自担任着最为擅长的方面;如:四书五经、杂文策论,历史法令,六艺杂学,等。

    相比乡下的那些全科先生,这种师资力量就高出太多了,况且,这些教谕还都是资历深厚的老举人。

    不去县学是对的。

    就像娘子说得那样,明明有白面馍馍吃,为什么偏要去啃冷窝头呢?

    之后的几天,齐誉就如同是一只饥渴的小秧苗,贪婪地吸吮着各种的知识的甘露,尤其是藏书房里的各类经典,更成了他的精神食粮。

    书,是好东西。

    在穷苦人家里,能有个两三本藏书就已经很不错了,而且还都作为传家宝留给被下一代,如今徜徉在这书籍的海洋里,怎不欣喜呢?

    这里的书,全都是清一色的雕版印刷,阅读起来也顺畅,免费阅读,如果读不完的话,还可以借回去读。

    在府城这种地方,估计连个抄书的活都找不到,因为书不缺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么好的条件,也只能更加勤奋了,齐誉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天天就是与书为伴。

    ……

    其实,对面的人在干什么,殷俊也都看在了眼里。

    难怪他能在院试中压过自己,原来是付出了比自己还要多的努力呀!

    我也读!

    殷俊一边读书,还一边在暗中观察着他的阅读习惯。

    咦~~~

    这厮很喜欢把已读过的书放在左手边,而右手边则是未读的书。

    嗯……

    然而到了第二天时,却发现他右手边的书少了许多,而左手边的却高出了不少。

    他……居然读得这么快?

    一目十行?

    殷俊艰难地吞了吞口水~~~

    想起他那句‘你大爷还是你大爷’,就禁不住默默地捧起了书本。

    对于殷俊的这些小动作,其实齐誉早就看在了眼里。

    怎么搞?

    配合他一下?

    于是,就悄悄地把右侧的书往左侧放了一大摞……

    要不,今天晚上不熄灯了?点着灯睡觉?

    当然可以,我可是有廪米津贴的,灯油也不花钱。

    次日一早。

    齐誉精神抖擞地洗了把脸,抬头却见,殷俊哈欠连天并揉着黑眼圈走了出来。

    “早啊!”

    “呃……你是在问我吗?”

    ……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齐誉笑吟吟地离去了。

    再说学堂内,今天的学习气氛有点特殊,大家都在兴高采烈地讨论着一个热议的话题。那就是,府城里的永川王出城礼佛去了。

    之所以说这事特殊,主要是因为反常。

    这个王爷很有意思,他虽然身在永川高卧,但府城里却没有任何关于他的传说,若不是他今年在劝农桑时露过一次面,百姓们几乎都忘记了府城内还有一位王爷。

    简而言之,就是毫无存在感。

    不过,这种情况对于地方官来说,无疑是他们最喜欢看到的。你想,在自家地盘上耸立着这么一座大山,睡觉都不踏实呀!

    先说说这位王爷。

    永川王是当今皇帝的第二子,去年时才被封了藩,藩地就赐在了永川府的府城。而后,他也顺利地就藩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