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在孔继恩的心学之中更是能够充分的表现。”

    “传统儒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能充分代表文道的道路,”

    “我之前好奇过既然文道修行这般的迅速,甚至比武道更适合普及,为何不在上古时期流传?反而是沦为末流,只是在史料之中勉强的记录一笔。”

    “现在得到这文道的修行之法之后,我才是明白上古的时候文道本来就是不完整的,文道六步,修儒者身、养浩然气、聚文道心、开文道胆、创吾之道、传天下道,上古时候最多只是到到达了修身、修心、吾养浩然气的基础阶段。”

    “因为上古时期,文字、文化、种族还未统一,而且当时的文字还没能普及,只能流传在真正的贵族手中,那时候的文道比武道更加的难以普及。”

    “所以那时候根本没有文道的生存、流传的土壤,这大儒凝聚文胆,圣人开道、传道天下都是需要立德、立功、立言,在那时候根本不现实。”

    “反而是现在,天下承平,知识流传迅速,达到了穷文富武的阶段,才是有了文道的土壤。”

    王月莲闻言,暗暗点头,开口道:“我天庭众人具是一方的豪杰,孔继恩就是想要通过文曲星君将文道传递到我等手中,同时也让我等成为他传道的棋子,甚至让一些本来困在武道某个阶段太久的人,彻底改投向文道之中。”

    王猛闻言,点点头:“这孔继恩走得很快,之前游历天下、创造心经、传扬文道、开创书院,都是明显的超前了,这都是大儒乃至是圣人阶段的应该做的,我倒是有些好奇,他现在到底走到哪一步了?”

    说着,王猛的目光不由得朝着京城方向遥遥的一瞥。

    九华山上,一座庞大的书院之中。

    此时的孔继恩坐在高高的云床之上,周身浮动着一股岁月流转的气息,想着之前周远舟的话语,他的眼神有些迷离。

    孔继恩嘴里的声音有些嘶哑,喃喃道:“天庭?多久没有听到这个名字了?天庭啊!天帝啊!想来当真是恍如昨日!”

    “三千仙佛拜天帝,武道横压九重天,天帝风姿卓绝,好似就在眼前,唉!”

    此时的他已然凝聚文心、文胆,创造了心经,周身一股淡淡的紫气烘托,更是让他心灵通透,心境之高远在常人绝对难以想象,对于冥冥之中的运势,更是有着自己极其独特的感悟。

    “上古天庭极致璀璨,武道兴隆,天帝为天地至尊,更是武道之祖。”

    “如今武道纵横,即便这天庭只有上古天庭的一份余泽,注定也是我文道大敌。”

    “也罢,斯人已逝,天帝才情纵横千古,也不过是一抔黄土。”

    “此大世之争,文武之争,我道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