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足足有上千人,正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而最先看见范羽的李健教授,直接开口问道:“老板,你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范羽微微点头,“你把实验室所有的人集中过来,我有事情要宣布。”

    李健听完马上开始安排,不一会儿所有的人就放下了手中的实验,慢慢的集中到范羽的身边,直到所有人到齐后,李健才在范羽旁边点了点头。

    范羽也不多说什么,直接把空间设备生产文件,发放在每一个人的面前。

    完成这一步后,才开口说道:“这一份文件就是关于制造空间设备的资料,由于里面的科技分支太过于复杂,我决定以每10个人为一个小组,进行其中一个分支的学习。”

    “然后制作出相应的设备,最后大家再把所有的设备组装起来,看看情况到底怎么样,是不是能实现相应的能力。”

    其实范羽这么做也是无奈之举,经过5个小时的初步研究,范羽发现以他一个人的能力,根本就无法制造出空间设备的相应设备。

    因为要制造出空间设备,必须使用到一个叫做空间熔炉的东西,然而这种东西包含了数10万种零件,每一种零件都会有一个科技。

    范羽把话说完,就开始协助李健进行人员分配,按照10个人一组,1000个人组成了100个小组。

    然后每个小组再分摊几个科技资料,并且范羽自己也带了9个人,加上他一共10个人,也筛选了几个科技资料进行专研。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枯燥而又乏味,在虚拟游戏里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着,在那个超大型的实验室里。

    每个小组的面前也已经出现了一个或者几个零件,显然这些零件就是空间熔炉的零部件。

    很快虚拟游戏里就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现实世界也过去了三天。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实验室正中间的大型平台上,由原来的几个零部件慢慢的越来越多,最后堆成了一座小山。

    在虚拟游戏里的某一天,范羽在自己的实验位置上轻轻的出了一口气,看着自己手上的零件,眼神很是灵动。

    因为自己手上的这一个零件,就是空间熔炉的最后一个零件了,他把这一个零件放在平台上。

    马上把所有的科学家集中起来,开始进行组装工作,但刚刚开始组装就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难题。

    他们只能一边交流一边进行尝试组装,在虚拟游戏里足足花费了100天的时间,这才终于把空间熔炉组装完成。

    范羽看着5米高的大型空间熔炉,很是感慨,同时也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了。

    范羽对着旁边的李健点了点头,李健马上就朝着旁边走去,走到一个大型断气通电闸面前,直接把那个闸刀往上一扳。

    5根手臂那么粗的电线,瞬间接通电量,朝着空间熔炉传输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