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看到赵翠花露出意外的表情,就知道赵翠花跟娘家那边的关系不好,占不到好处,周氏心里幸灾乐祸。

    周氏一边纳鞋底,一边神秘地压低声音,小声说道:“大嫂,你可真傻。你娘家那么有钱,你居然跟娘家那边不来往。我可听说了,你娘家弟妹买了三十亩的好田,就是你们隔壁村刘地主卖的田,那可都是上好的良田,十两银子一亩。”

    听到这话,赵翠花不淡定了,这周氏去年还笑话她娘家出事,穷困潦倒,现在居然说起娘家那边发达了?

    难道这是真的?

    赵翠花强自镇定,但眼神闪烁,而且表情因为不相信而变得有些扭曲,“二弟妹,你,你不会是诓我的吧?我娘家什么情况,我能不知道?虽然赚了一些钱,但我那娘家的弟妹简直就是一个花钱的篓子,家里根本存不住钱,哪里有钱买田?”

    周氏见赵翠花如此,心里鄙夷,赵家养出来这样只会从娘家捞好处的闺女,真是太失败了。

    不过,她就乐意看到赵翠花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周氏没好气说道:“大嫂,我怎么会骗你呢?我娘家侄女就嫁到了四姓村的王家,绝对不会说谎。话说我真羡慕大嫂有这么能耐的弟妹,我可听说了,这赵家的嫂子不仅跟县城的泰华楼做生意,而且还认识顾将军。

    另外,今年还种植了稀罕的东西,赚了很多钱,要不然也买不起整整三十亩的一大片土地。 这可都是实打实的银子买的。不信,你可以去打听。

    对了,我还听说赵家嫂子还给赵家族人在县衙找了差事,当捕快的,有两个人,可不简单了。大嫂,这么好的亲戚,你不好好相处,居然还闹翻了,是不是傻啊?”

    赵翠花被周氏说的话,挤兑地面红耳赤。

    一方面是气得,另一方面是因为兴奋的。

    娘家都能买得起三十亩的好田,那就是三百两银子!如果是真的,一打听就知道。

    至于给族人在县衙找衙役,赵翠花不相信。

    赵翠花吭吭吃吃,也顾不得周氏的嘲笑,“二弟妹,你可别乱说,我跟娘家的关系好着呢!之所以中秋节之前没去,那是因为我身体不好。现在好了,也该去看看了。”

    周氏面露嘲笑,“那大嫂可得快点去,别到时候人家钱都花光了,你占不到好处,那不就吃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