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张椒的话,鲁叔时会认为是一种悟,李峻会认为是一种试探性的哑谜。

    然而,这些话对于郭诵与裴璎主仆二人来说,那便是云里雾里且摸不到头绪的仙语了。

    郭诵既然听不懂,也就不愿像鲁胜那样去感悟。

    他饮了几口茶后,环顾了一下四周,小声地问向鲁胜:“先生,您这院子里好像清静了许多,似乎少了几个人。”

    鲁胜放下手中的青瓷盏,笑着点了点头:“是呀,天行带了几个人到京都了,长沙王那边有些事情需要他们。”

    说到这,他转头看向李峻,笑道:“世回没接到京都的信吗?”

    李峻见鲁胜问出这话,心中也就自然明白了几分。

    李澈在书信中提到过举荐一事,想来鲁胜也希望他能去辅助长沙王。

    “书信已经收到了,世回谢过先生了。”

    既然人家已经有着举荐的情分,李峻觉得即便自己不去,也应该向鲁胜解释一下。

    “这些年,家母一直都在为我担惊受怕,世回实属大不孝。如今我已去了官职,便不敢也不愿再让母亲担忧,只想留在母亲的身边以尽孝道,弥补以往的过失。”

    鲁胜闻言,微微地点了点头,眼中露出了赞许的神色。

    “京都,是非之地,不去也好。”张椒轻笑了一声,开口说了一句。

    李峻笑望向张椒,示意赞同。

    李峻见鲁胜理解了自己,也就放下心来,随口问:“先生,刚才在院门前见有警戒之人,是出了什么事儿吗?”

    鲁胜摆了一下手,不在意地说:“想是吴畿听到了什么风声,这几日多来烦扰,弟子们也就起了戒心。”

    李峻闻言,歉意地说道:“世回连累先生了,若是他逼的紧,先生可到我李家庄中,便是贵弟子一同前往,也是住的下。”

    鲁胜与张椒对望了一眼,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笑着点了点头。

    与人相交,贵在心通。

    在这个名为衡庐的庭院中,四个年轻人与两名知天通理的老人聊了整整一个下午。

    待到日偏西山之际,李峻一行四人辞别了两位老人,出了院门向来路走去。

    望着远去的背影,鲁胜轻声地问向张椒:“天师,您真的看不出来吗?”

    张椒摇了摇头,他无法回答鲁胜的话。

    因为,他也不清楚自己看到的那个世界是什么,但他能确定那里绝不是什么仙界,所看到人也绝不是仙人。

    “叔时呀,你墨家一门讲兼爱、非攻,救万人而不博名,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如今,这天下将乱,众生也将遭受万苦,我看不出什么,也救不了这凡尘众生。”

    张椒望向鲁胜,缓缓说出了心中的想法。

    “但是,终究是要有人来平这乱、除这苦的。是谁我也不知晓,或许这个年轻人可以。”

    见鲁胜未作答,心存思虑之意,张椒笑了笑,将口中的话继续了下去。

    “李家有子,当为人雄,这一传闻想必叔时也有听说吧?”

    鲁胜向张椒点头道:“我确实听到过这一说法。”

    “但究竟是哪个李家呢?本天师也说不清楚。此番我会到青城山,蜀地那里也有个李家之子,我需要向青城山的范长生交代一些事情。”

    张椒将话停顿了一下,望着鲁胜笑道:“至于这个李家之子,你可助他,你墨家可助他。”

    鲁胜望着张椒,默默地点了一下头,随后将目光望向了远处。

    在那里,马蹄带起阵阵烟尘,透过那昏黄的尘雾,如火的晚霞映红了半壁天际。

    入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