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敌了。”

    围坐在长桌的众人交头接耳了一番,年轻的二支队长李瑰首先开口。

    李瑰的话得到认同,大家都纷纷地点头称是。

    “没错,李瑰说得很对,能打便是强,便是战斗力。”李峻肯定地点了点头。

    继而,他又摇了摇头。

    “但我觉得并不全面。若论武力,楚霸王项羽力拔山河,勇无可挡,其江东部属也皆是骁勇善战,可霸王却是败死于乌江。而高祖刘邦与之相比差距甚远,为何却是刘邦能胜,项羽兵败呢?”

    听到李峻的问题,众人再次私语起来。

    有的说刘邦使诈,有的说是项羽误入歧途,更有的说是天命使然,刘家是应天意而成就汉室百年基业。

    李峻静静地望着众人,听着他们口中的议论。对于眼前的这些人,李峻并没有过高的期望。

    他们终究是些寻常百姓,接触最多的也不过是些乡野田间的杂事。

    就是这个时代的诗经礼集他们都极少看过,更别说系统的军事理论了。

    “李庄主,楚霸王之所以会败,并非是他所说的“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说话的是个年轻人,身形与相貌在这些五大三粗的壮汉中显得清秀了许多。

    “郭方,不要胡乱插言。” 郭诵沉声斥责了弟弟一句。

    郭方,郭家坞郭然郭奉平的二子。

    为郭然的侧室所生,与郭诵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因比郭诵小上一岁,尊郭诵为兄长。

    郭方自幼便喜欢跟在郭诵的身边,也极是听哥哥的话。听见兄长的斥责,他赶忙低下头,闭口不语。

    李峻斜眼瞥向郭诵,口中说道:“郭诵,郭方是你们郭家人,但他凭实力得了我李家庄支队长一职,也算是我李家庄的人。现在是我们李家庄在议事,你一个外人插什么嘴?”

    郭诵在李家庄护卫队中没有任何职位,若真要论起来,他还真是个外人。

    但郭诵从来就没有见外过,也没有谁敢将他视为外人,也就李峻敢说这样的话。

    见李峻如此说,郭诵苦笑地一抬手,示意自己知错了。

    李峻笑了笑,望向郭方:“郭支队长,你的话还没说完,继续说下去。”

    郭方望了一眼郭诵,见兄长故作姿态地点了点头,偷笑地将话继续:“庄主,我想说,项羽的失败应该是个必然的事情。”

    “哦,为什么这么说?” 李峻感兴趣地问了一句。

    “楚霸王的神勇,世无二人,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其致命之处在于他的刚愎自用,有勇而无谋。不善听良言,不善用良士,不施仁义之师,才是他最终兵败垓下,自刎于乌江的主要原因。”

    郭方口中的话说的缓慢,娓娓道来下显出一身的书卷气。

    “汉高祖虽是勇力不及楚霸王,但他却将楚霸王的缺点作为了自己的优点,这也是他能问鼎天下的因由。”

    郭方说着话,将自己身前的茶碗端起,浅浅地品了一口。

    “另外,善战者为兵,而兵家又分兵形势家、兵权谋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所谓形势者,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台背乡,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

    “显然,楚霸王项羽是个兵形势家,且古今天下之兵形势家,无有出其之右者。”

    说到此处,郭方的话语间带了激情,神情中有了领军之人的气度。

    此刻,房间内安静异常,所有人都静心地听着郭方口中的话,就连手中的茶水也都忘记喝了。

    “而作为霸王项羽的最大对手,高祖与淮阴侯韩信却都是兵权谋家。所谓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