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每一个人也都有其应用的价值。

    “可是,如果咱们不去做这件事,听之任之,后果会怎么样?”

    李峻摇了摇头,望着郭诵苦笑道:“人都会变的,人的私欲也会永无止境。今日可以强征,他日便能明抢,这个底线会随着私欲的膨胀而消失不见,既然有权有势力,又哪里会管你百姓如何呢?”

    周靖曾在成都王府中做事,知晓官府之人的勾当,深有感触地点了点头。

    李峻起身在正堂内踱了几步,继续道:“谁能管住他们,靠百姓吗?那只有造反,也只有叛乱。”

    说着,李峻轻轻地摇了摇头,皱眉道:“不行的,那样的话,到最后也只剩下咱们这些人了,没有了百姓,咱们会败的,会与罗尚以及大成国一样,败得很快,也会很惨,会一败涂地。”

    郭诵起身道:“二郎,那咱们就好好治官,治军,凡是有违法度的人,我来处罚他们,要打要杀让我来,我来做这个黑脸人。”

    周靖也站起身,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开口,只是将坚定的目光望向了李峻。

    如今,周靖得到了李峻的充分信任,无论在府衙还是军中,他的地位也取得了大家的认可,没有人敢质疑他发出的每一道手令。

    然而,周靖与郭诵不同,他并非是出自李家庄,也没有在荥阳郡府任职,与那些老纵队将领们间的关系还是有些差距。故此,在这种事情上,周靖无法多言,也不敢多言。

    “这件事情,我必须要有你和郭方的支持。”

    李峻拍了拍郭诵的肩头,点头道:“文官有鲁先生,也有叔父李澈,他们完全有能力处理好。重要的是咱们的武威军,这是关键,也是要命的大事。”

    郭诵望着李峻,拱手道:“二郎,你放心,武威军绝不会乱了军规,我和郭方一定会帮你看牢了。”

    李峻确定自己能掌控住武威军,但目前的权力分支是从自己分到了郭家兄弟二人的身上,再由两兄弟向下分。因此,这种权力的分支模式让李峻需要郭诵与郭方的支持。

    至于以后的权力分配结构,李峻正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却也仅是做了微小的调整。当下的状况还处于战事之中,军中的权力不宜出现大的变动。

    “世回,你说得很对,你的做法也非常好!西南有你这样的官员在守护,实乃百姓之福呀!”

    门外,鲁胜的声音响起,人也随着话语声推门而入。

    见鲁胜到来,李峻上前迎了一步,将老人扶到了高椅上坐好,笑道:“二郎也是有感而言,先生谬赞了。”

    鲁胜摇了摇头,笑道:“老夫绝非是在谬赞,若心地先未光明,则治术总归涂饰,世回的心中正是有此光明之思,才能说出如此的话来。”

    说着,老人收起了笑容,正色道:“官者,百姓之父母,为子民谋求福祉之人,造益桑梓,铺路架桥,扶困济贫,兴教正气,这都是为官者的本分。”

    老人接过周靖递来的茶盏,笑了笑,继续道:“律严,能束吏而不使其畏,独畏上之廉矣,民惧能吏而不服,唯服官之公也!”

    鲁胜望着李峻,笑道:“世回,官民本无公道可言,就看你的心偏向哪方多一些,这公道也便有了,如此也就有了民心。民心所向,则天下众望呀!”

    李峻点了点头,退后一步,执礼道:“先生说得极是,世回受教了。”

    “世回呀!你能如此想,如此做,心中自然已有定论,老夫只是说上一两句罢了,谈不上受教。”

    鲁胜笑着摆了摆手,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绸包放在了身侧的方几上,继续道:“老夫是来谈造币之事,这里有新币四枚,你们看看如何呀?”

    说着,鲁胜打开了绸包,四枚新制的铜币出现在了大家的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