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泥土,泥土可以吸收水,不让洪水泛滥成灾。”

    陈暮就趁着这个机会,将树木与水土流失简单地叙述了一遍。

    汉朝的水土流失情况并不严重,根据《水经注》中记载,当时的黄土高原“杂木交荫,云垂烟接,翠柏烟峰,清泉灌顶”。

    另外据现代考证,在秦汉时期的黄土高原,森林的覆盖率达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

    那时的黄河里流的是清碧的河水,黄河也很少泛滥成灾。

    一直要到宋朝人口暴涨,经济发达,树木开始大量被砍伐,情况才会变得十分严重,天灾人祸不断。

    所以这个时候黄河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并不算多,都是大雨导致,最多的就是旱灾。

    如果是普通的暴雨,可以不用去管。但如果是那种连续很多天的暴雨,使得河流涨水,确实需要防范洪涝,就得多建造蓄水的人工湖泊,多挖通人工渠,多种树锁住土地让土地吸收水分。

    这也是陈暮现在在做的事情。

    毕竟他想要推广占城稻,水利设施就不可避免地要大兴修建。趁着现在还有钱的时候,多修渠挖湖造路,百利而无一害也。

    一者,民众农闲之时,官府出粮食,给少量工钱,让民众农闲时有饭吃,有钱赚,利于经济流通。

    二者,水利设施可以防洪涝,防旱情,对抗天灾的时候很有好处。

    三者,占城稻能够慢慢普及,增长粮食。

    因此陈暮现在在整个青州大兴土木,招揽冀、徐、扬三地无家可归的流民,让他们开垦荒野,挖通水渠,建造人工湖泊。

    陈暮从中平二年十一月来青州上任,到现在已经中平四年五月,一年半的时间,是青州人口增速最快的一年半。

    不仅政局稳定,经济平稳增长,甚至连原本四处盗匪的北海东莱都已经海晏河清,少有匪患,可见他施政手段还是相当不错。

    当然。

    这也是目前青州土地兼并不严重,豪强被陈暮施展雷霆手段扼制,大量百姓拥有自己的田地可以耕种,不需要造反。

    如果土地兼并严重,官员又没法处理,那不管什么施政手段,都没什么用,百姓该造反还是得造反。

    “原来土地是靠植物的根部来紧密,我一直以为土地疏松,是植物太多导致。”

    就连氏仪也没有想到大地跟树木还有这层关系。

    12岁的崔林有了一定思考能力,不像小班的孩子们,老师教什么他们就学什么,没有反抗权威意识,所以崔林问道:“师君,如何能够证明树木对土地的作用呢?”

    “想证明也简单。”

    陈暮笑道:“你们又可以成立一个新的兴趣小组,去寻找一片没有任何植物的土地,再找一片有植物的土地,用锄头挖,看看哪片土地更容易被挖塌就是。”

    “又成立兴趣小组呀。”

    “上次我们想验证风的来源,到现在还没验证成功呢。”

    “咱们今年已经成立了十多个兴趣小组,现在也只是用火焰灯证明了热空气上流,还有好多实验没做呢。”

    大班的孩子们一个个苦着脸。

    火焰灯就是孔明灯,是陈暮教孩子们制作,以用来证明空气密度。

    现在大班已经开始做研究课题,成立兴趣小组,做各种实验证明,这也是让他们自己动手来证明一些物理知识,强化他们的学习。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就算我将这些知识传授给你们,你们也只是一知半解,不如自己亲自动手实验来得简单明了。”

    陈暮摸了摸崔林的脑袋,笑着说道:“它日你们学贯古今,可以出将入相的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