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当初因为宦官提拔了陈暮,皇甫嵩就给陈暮挖了个坑,这个仇他可记着呢。

    现在也该是他给皇甫嵩挖坑的时候。

    自己这么一句,马上就是给皇甫嵩拉对立面,一旦讨董联军起步,董卓也会担心皇甫嵩暗为内应,大概率是十死无生了。

    看到皇甫嵩被五花大绑押走,陈暮朗声又道:“我有一言,请诸公静听。昔日桓帝康帝之时,汉统衰落,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先有黄巾肆掠,天下大乱,如今又有董卓劫持汉帝,残暴生灵。”

    “因之,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肺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变为丘墟,苍生饱受涂炭之苦,值此国难之际,诸公屈膝投靠于董卓,可谓令我辈正义之士蒙羞,令国家蒙羞,令人不齿。”

    “此番我等四人,本是应召入京。来了洛阳,才知道董贼猖狂,祸乱天子百姓,生灵有倒悬之急。恨不得带甲百万,将董贼制成人彘,方消我心头之狠。此去,我将归故里,发天子诏书,号召天下诸侯共讨董卓,匡扶汉室!”

    他说完之后,董卓的脸色已是铁青,几乎是强忍着暴跳如雷的情绪,不让自己骂出声。

    一来他为太师,权倾天下,插着腰如泼妇骂街,确实有伤风度。

    二来他是在山谷下,没有大喇叭和山谷回音加持,声音根本传不了那么远。

    所以在山上陈暮骂,他就只能在下面听,甚至连反驳的能力都没有,因为上面根本听不到。

    而上面陈暮絮絮叨叨在说,下方百官则在交头接耳,小声议论。

    “陈子归这是何意,怎么把我们与董卓划为......”

    “嘘,小声点,陈子归是在救我们。”

    “救我们?这是谈何说起?”

    “你傻呀,刘玄德明摆着要回青州举义兵讨董,那董卓与他们就不死不休,如果陈子归说我们是与他一样的正义之士,等大军抵达洛阳,你猜董卓会不会怀疑我们是内应而把我们给......”

    “原来如此,那皇甫嵩......”

    诸多官员不乏聪明人,很快明白了陈暮的意思。

    但说起皇甫嵩,官员们就默然不语。

    看来陈暮是在故意陷害他。

    虽然百官不知道陈暮为什么要陷害他,可陈暮的言语又没有任何指摘之处,你没法指责他是在故意陷害。

    一时间百官沉默下来。

    唯有山下的袁隗站在刘辩身边,低眉顺目,眼眸中却露出厌恶的光。

    虽然陈暮这句话好像确实是在帮他们。

    但问题是,踩着他们的脑袋,给陈暮自己扬名,怎么看怎么觉得不舒服。

    因为今日之后,如果董卓没有追杀死四人,恐怕四人立即就会名扬天下,整个海内都要知道他们四个的仗义之举。

    到那个时候,怕是如陈蕃窦武李膺那般,成为天下楷模的道德君子,估计也差不了多少,要被万世景仰。

    而他们这些官员,哪怕事后可以洗白,但一句碌碌无为,奴颜婢膝之徒的评语可跑不了。

    天下人那时会怎么看?

    把他们当成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正义之士?

    怕是大概率会把他们当成狼心狗肺之辈吧。

    朝廷百官诸卿的名声,怕是要臭大街。

    然而现在形势比人强,站出来嚎一嗓子,说我们没有投靠董卓,我们只是在曲线救国,保护天子。

    咔一下,估计很快就会被董卓砍死。

    至于当众又说自己投靠了董卓,那名声就更加臭,事后还洗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