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会的有郑玄、管宁、邴原、王烈等青州名士,同时也是泰山学院的学院派代表,然后就是华歆、氏仪、孙邵、孙乾等青州本地官员代表,还有临淄孙家、管家、王家等青州豪强代表,最后才是关羽张飞陈暮沮授等一批老人。

    其中太史慈之前担任洛阳军情司管事,现在跟侯栩一起秘密运送刘协,并不在这里。而典韦早前被任命为东莱典农校尉,在东莱半岛上管理屯田事宜,没有赶来,简雍则被任命为济南相,现在还在来的路上。

    所以目前在这里的,就只有刚好人在临淄的一批人,其中像华歆氏仪孙邵孙乾等人,华歆是北海相,氏仪是东莱太守,孙邵孙乾则是在各地当县令,刚好年末回临淄述职,这才出现在这里。

    但即便只是高层内部会议,厅内也是众星云集,人才济济,来了数十人,堂内甚至都已经坐不下。

    这还只是在临淄城的人,如果把整个青州效命于刘备的官员武将全部召集来,怕是足足数百人。

    这就是一个坐拥一个大州所能够拥有的实力,将来袁绍如果得了冀州,麾下人才大抵跟眼前差不了多少。

    众人都是有素质的高级知识分子,在与坐之后,安静地等待着刘备开口。

    “诸位,这就是天子诏书!”

    刘备俯视众人,取出诏书高声道:“我这次被朝廷宣召,回洛阳担任大鸿胪。岂料到了洛阳之后,却发现洛阳已经被那董卓控制,董卓残害天子,盗掘先帝与公卿陵墓,无端杀戮朝臣,已是人神共愤。”

    “后来我便潜伏于洛阳,暗中联络忠义之士,中常侍王钧,准备伺机营救天子。无奈董贼可恨至极,不仅再次废立皇帝,还派人下毒将天子谋害,谎称陛下暴毙。”

    “董贼此举可谓残暴至极,好在天子早就察觉到董贼狼子野心,让王钧写了一份诏书,送出宫来与我。我此番回青州,就是要兴起义兵,奉诏讨贼,匡扶汉室,以不负先帝之恩,诸公以为如何?”

    诏书送下来,给郑玄等人依次查看。

    只见诏书上写着:“朕闻人伦之大,父子为先;尊卑之殊,君臣至重。近者臣卓贼,出自阁门,滥叨辅佐之阶,实有欺权罔之罪。连结党伍,败坏朝纲,敕赏封罚,皆非朕意。夙夜忧思,恐天下将危。卿乃国之元老,朕之至亲,可念高皇创业之艰难,纠合忠义两全之烈士,殄灭奸党,复安社稷,除暴于未萌,祖宗幸甚!怆惶执笔,书诏付卿,再四慎之,勿令有负!中平六年冬十一月诏。”

    上面四四方方,盖着一个大印,内容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确认了这是真的诏书,众人览毕,涕泪交流,为仅仅只做了几个月皇帝,甚至都还没有自己的谥号的刘协而感到悲伤。

    郑玄德高望重,坐在刘备下首第一位,悲戚说道:“那董卓的行径,我即便是在学宫里治学,都能听到学子们议论。可见此人之残暴,实乃天下公敌也。今日见这诏书,才知道天子的悲惨遭遇。我虽老迈不堪,但玄德既是要举义兵为世人除害,亦是不能作壁上观,要老朽做些什么,玄德尽管开口。”

    听到郑玄的话,刘备高兴地说道:“郑君虽一心治学,却依旧心怀天下,当真是我辈楷模。此番我回青州,就是要做两件事情,一是发讨董檄文,号召天下诸侯共讨董卓。二是征兵纳才,广招贤良,若郑君出面,撰写讨董檄文与招贤令,必然能大事可成矣。”

    “好。”

    郑玄点点头:“那由我来写檄文和招贤令。”

    陈暮忽然说道:“郑公,我听闻陈留蔡邕如今正在泰山学宫?”

    “不错。”

    郑玄说道:“蔡邕亦是天下有名望的大儒,我知道他在泰山郡,庇托于泰山羊氏,就修书一封,邀请他来学宫讲学。”

    历史上蔡邕这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