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够在冬天尽快三板斧砍下去,把董卓砍死,那一切都好说。

    要是三板斧没有把董卓砍死,让他勉强挡住了,那就是三刀结束,你不结束我结束。

    所以这一战,至关重要的地方,就在于董卓能不能挡住这三板斧。

    “去,把这份东西送去临淄给郑君。”

    陈暮招来侍从,让他去把战报送去齐国,交予郑玄,完善一下《讨董记》的内容。

    当然,假如这一战刘备失败了,那肯定不能写是他的策略失败。

    单单渲染一下董卓的残暴就行,不然世人就有可能指责刘备轻敌冒进,是他害得这次讨伐董卓失败,取得的效果会适得其反。

    所以将来书写出来,还是得陈暮研究,经过一定删减之后,再发表出去。

    主要还是以宣扬刘备的光辉形象为主,塑造一个不畏艰险,屡败屡战,敢于与邪恶势力做斗争的英雄人物。

    这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

    “这海好美!”

    等陈暮处理完事情,罗敷披着白色狐裘,蹦蹦跳跳地跑过来。

    “喜欢吗?”

    陈暮笑了笑,远处海浪翻滚,虽是隆冬十月,按照阳历就是十一月,海边阳光暖暖照射,徐徐海风轻抚,沁人心脾。

    “喜欢。”

    罗敷穿着白纱长裙,手里拎着鞋,罗袜生尘,洁白的脚踩在沙滩上,踩出小巧玲珑的脚印。

    陈暮笑着摸了摸她的脑袋:“那这片大海,就送给你了。”

    “啊?”

    罗敷扑闪扑闪的大眼睛,小嘴张成o型,羞涩道:“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

    陈暮遥望着大海彼岸,我要全世界都知道,这片东海,被你承包了。

    “哈哈哈哈。”

    罗敷捂嘴偷笑道:“这算是郎君给我的聘礼吗?”

    “不算。”

    陈暮轻轻将她相拥在怀里。

    和罗敷的婚事已经定了,明年年初。

    聘礼已经下了,秦家庄的人,也都纷纷开始搬迁到了青州。

    毕竟乱世将至,各地豪强世家甚至底层百姓,都已经能够感觉得到变化。

    治安开始变差,生活更加贫困,山贼强盗逐渐变多,世道不好,首先会从各地的治安与生活环境中体现出来。

    在这乱世之中,能找到一个喜欢自己,并且自己也喜欢的女孩不容易。

    年纪越大,也更希望有个家。

    这样。

    或许也会明白什么叫责任,什么叫负重前行。

    看着远方的天空,陈暮心里想着。

    ......

    ......

    乐安的海边如今密密麻麻,全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晒盐场。

    不止是乐安,包括东莱的海边,同样是如此。

    蓼城县,位于今山东省利津县南,也就是黄河的出海口,利津县在黄河北岸,而如今的蓼城县在黄河南岸,古今两县,南北对称。

    自从汉孝康帝去世之后,陈暮就已经开始在青州布局。

    首先是赚钱,以苏双张世平为代表的商业集团大力发展商业渠道,不仅与天南海北的各路商团都有交集,还有青州周边地区,各大世家、豪强、财团等等。

    既然沟通了销售的门路渠道,那么大力发展商品也是必不可少。

    之前青州主要出口粮食为主,但随着战乱将近,粮食作为储备物资,必须减少出口,那下一步当然就得发展取代粮食得商品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