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敌军也不过五六万而已,犹有一战之力,若是粮尽之时,诸君岂不闻破釜沉舟,困兽犹斗乎?”

    “将军的意思是,即将粮尽的时候再突围?”

    朱灵问道。

    张郃点点头:“不仅是突围,若有可能,甚至能利用哀兵必胜的道理反戈一击,击溃敌人也说不定。”

    平原之上两军正面对攻对垒,拼的就是双方的士气。

    如果真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刻,张郃也未尝不能利用长平之战以及巨鹿之战的例子鼓舞士兵们死里求生,到时候说不准还真有击破敌人的机会。

    毕竟他们的军队在兵力和实力上,其实也并不比青州军差多少。

    不过张郃一定想不到,他的计算,早在陈暮料想之内。

    城外大军营帐之中。

    陈暮与张飞太史慈高顺等大小将领十余人开会。

    他高坐主位,对众人说道:“张郃被我们围在城内,存粮仅剩两月之余,所以我召集甘陵诸多大族,以平价收购粮食,将他们原本要缴纳和储存的粮食,全部收走。这样一来,那些大族与百姓,就没有了多余的粮食向城中缴纳,等我们撤兵之后,张郃必然只能强行征粮。”

    “强征粮草势必会惹得甘陵百姓怨声载道,百姓存粮无多,生活难以维系。此时我们再出面,将这些百姓迁移走,利用我们之前收购的粮草来救济这些百姓,如此一可标榜我们青州仁义之风,二来宣传张郃的残暴之举,狠狠地打击冀州政权之名望。”

    “然后我们便撤兵,同时严守粮道,待城内消耗的存粮空了之后,甘陵城中的敌军就只能出城沿着清渊方向往元城、魏郡撤离。我们再沿途伏击,则此战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轻松取胜,顺便再把清河拿下,以削弱冀州的实力。”

    “此计,可谓一石三鸟尔!”

    陈暮看着众人,侃侃而谈,将自己准备的计划合盘托出。

    众人若有所思,唯独张飞瞪着他那充满智慧的眼神,高达30的智力飞速运转,纳闷问道:“既然他们本来就没什么粮食了,为什么要费那么大劲又是迁移百姓,又是沿途伏击的,一直这么围困下去不就行了吗?”

    “问得好!”

    陈暮笑道:“三哥岂不闻长平之战与巨鹿之战乎?正所谓穷寇莫追,哀兵必胜。城内兵力不比我们差多少,若是一直围困,张郃只要不傻,在粮尽前几日,就以死之将至为由,鼓动士兵,拼死决战。到那个时候,困兽犹斗之下,我军即便能胜,也是惨胜,损失必然不小,三哥明白了吗?”

    别看长平之战赵括被白起打得找不着北,被坑杀了四十万降卒。可经过数年战争,再加上赵括临死突围,也同样给秦军造成了不小的伤害。而巨鹿之战更甚,三万楚军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击溃二十万秦军,这都是绝境反扑的典型例子。

    另外比较有趣的是,街亭之战时马谡也是这么想的,在山上扎营,就是想让自己陷入绝境,学项羽韩信背水一战。

    结果大家也知道,人家根本就不过来和你打。张郃先断了马谡水源,让他军中缺水,然后派大军将那座山团团围住,等马谡军饥渴难耐,士气大跌的时候,再率军进攻,一举将马谡击溃。

    所以陈暮现在在学的,居然就是张郃本人的操作,一开始围而不攻,不给张郃困兽犹斗的机会,等到城内缺粮的时候,张郃军内部自然就会崩溃,此时再进攻,则不战自胜,不仅能够轻易地给敌人造成大量伤亡,还能够保存自身的实力,是非常简单有效的一种手段。

    朴实无华地讲,就是陈暮用老年张郃的计谋,击败年轻的张郃。如果张郃知道这件事的真相,不知道会不会哭晕在厕所。

    张飞眼睛瞪得老大了,这孩子打小就聪明,眼神中充满了智慧,似乎领悟到了陈暮话里的真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