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照身帖,便回头看了眼已经悄然围拢过来的士兵,示意他们放松一点,至少这些人并没有把手放在武器上,还没有发现他们有什么太大的攻击性。

    阿大走过来,从怀中取出一个袋子,掂量掂量,给门侯递去。

    门侯接过来瞬间就觉得不对劲,袋子里传来的触感硬邦邦的,绝对不是照身帖,打开一看,顿时脸色大变,抬起头,看到陈暮笑眯眯地看着他。

    “这是何意?”

    门侯捏紧了手中的袋子。

    “一点心意。”

    陈暮微微一笑:“还请军侯通融一番。”

    “哼!”

    门侯冷哼一声道:“想贿赂我?抓起来!”

    “谁敢!”

    阿大阿二,乃至徐荣他们顿时将刀剑拔出。

    城门口的士兵反应迅速,全都举起长矛,将众人团团围住。

    远处巡逻的士兵注意到不对劲,飞快地往这边赶。

    附近百姓纷纷避开,以免惹祸上身。

    见事情闹大,阎忠看了眼陈暮,想知道他会怎么收场?

    要知道,这次来前线,陈暮打的主意就是学秦国换白起,玩的就是攻其不备。

    若是在这里就暴露了身份,那陈暮的脸可就丢大了。

    然而陈暮丝毫没有担心,只是笑着说道:“军侯误会了,我想让军侯看的东西并不在表面,而在下方。”

    “下方?”

    门侯皱起眉头,见四周士兵涌上来,已经将他们团团包围,倒也不惧怕,便打开袋子,伸手进去摸。

    过了片刻,他就摸到了一个四四方方的东西,正想取出来,就听到耳边有人低声道:“你一个人看就行了,不要让别人看见。”

    门侯瞥了眼身前的这个文弱书生,虽然心中不在意,但还是将东西取出来后,放在怀中瞅了一眼。

    这一眼,脸色变得比刚才还快,手忙脚乱地把东西塞回袋子里,抬手就要行礼。

    陈暮却摆摆手道:“行了,不要暴露我的身份。”

    “唯!”

    门侯就不敢再行礼,只能低声应道:“见过四将军。”

    他不认识陈暮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他,但他知道在军中,大多数青州老卒都称呼张飞为三将军,偶尔也会提到传闻中的那位四将军,所以干脆也跟他们一样这么称呼。

    陈暮笑了笑,问道:“我们可以进去了吗?”

    “自然。”

    门侯将袋子还给阿大,不停地对周围士兵摆手道:“有照身帖,检查无误,放行!”

    陈暮转身回到马车上,车队再次启程。

    路过门洞的时候,他又忽然掀开窗帘转头对那门侯说道:“你叫什么名字?”

    门侯心中一惊,贵人问自己名字,不知是福是祸,但又不得不回答,只能硬着头皮道:“文稷!”

    “呵呵。”

    陈暮笑了笑,放下了马车上的门帘,坐回了车内。

    文稷看到马车缓缓驶进了城中,二十多人队伍慢慢消失在了人群里,心中难免忐忑不安。

    传闻青州的四将军陈暮向来治军极严,手段残酷,曾有跟随多年的老兵犯了罪,其当着所有老兵的面挥泪斩之,一时间军纪为之清明。

    现在自己将他拦在城外,虽然并没有什么失礼的举动,可谁又知道会不会被他记在心里,严惩一番呢?

    想到这里家乡多年战乱,不得已举家逃到济南,又为糊口参军入伍。

    家中妻已怀孕数月,父母皆已老迈,全靠自己赡养自己作为顶梁柱若是出了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