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危,便是我之安危,我等愿为明公效力,保青州之平安。”

    “好好好。”

    刘备表现出很高兴的样子,其实他不知道二人的能力,但既然是陈暮认可,那自然就不同,马上说道:“既然如此,那你们便先跟着四弟吧,听他调遣就是,快坐快坐。”

    “多谢明公!”

    二人见刘备没认出他们,都松了一口气坐下。

    等互相见面的话说完之后,刘备看着厅内人才济济,忽然有些感慨,叹了口气。

    陈暮奇怪道:“怎么了大哥,为何唉声叹气。”

    “唉。”

    刘备又叹了口气,说道:“只是今日看到四弟与相衡相聚,忽地又想起了康帝。”

    先帝一般是指上一个皇帝,如今刘虞的前面,就是刘辩。所以现在已经不能称呼刘宏为先帝,而应该称呼为康帝。

    康帝去世都七八年了,皇帝都换了两三个,刘备怎么忽然想起他来了。

    陈暮纳闷道:“康帝已驾崩数年,大哥还挂念着吗?”

    “是啊。”

    刘备摇摇头:“遥想中平年时,虽有黄巾之乱,然黄巾之后,亦是国泰民安,天下承平。若是康帝没有驾崩,想来这大汉,也不至于沦落到此般境地吧。”

    “这都是董卓的过错,玄德不必伤怀。”

    王钧劝慰了一句。

    “不止是董卓,当年康帝肆无忌惮地收税,引得各地豪强起兵造反,大汉遍地烽火狼烟,亦是因常侍们的怂恿而致。”

    刘备口直心快地将豪强之乱的根源说出来,忽然瞥见王钧有些尴尬,连忙又补了句:“当然,相衡为人忠直,自然未曾参与其中,这一切都不关相衡的事情。”

    王钧不着痕迹地看了眼陈暮,尴尬道:“那是自然,我那时不过是个黄门令,又无权势,如何能如张让赵忠他们一般,怂恿天子为害天下?”

    陈暮瞥了他一眼,在心中里说,嗯,这事我干的。不过话又说回来,王钧这小子知道我很多黑历史,要不要把他灭口算了?

    刘备继续道:“不过此事也不能怪天子,那时天子收田税,本就是豪强们侵占百姓田土,又不纳税款,天子也是无奈之举,这些都只能怪天下蛀虫太多,不仅不报效国家,反而起兵作乱!”

    这次又提到豪强作乱了?

    嗯,幸好荀和不在这里,不然要灭口的人估计得多一个。

    “还有董卓!”

    刘备忽然重重一拳打在桌子上,咬牙切齿道:“欺压先帝,盗掘陵墓,毒杀陈留王,又裹挟先帝去长安,害得先帝死于乱兵之中,此等恶贼,罪不容赦。”

    场内的气氛顿时为之一凝。

    阎忠太史慈王钧徐荣四人嘴角微微抽搐,眼皮子疯狂跳动。

    徐荣会这样,是因为内心不安,他毕竟是董卓故将,帮董卓做了一些坏事,听到刘备在那诉说董卓的恶行,心中当然惧怕。

    至于阎忠太史慈和王钧,三人几乎同时看向陈暮。

    阎忠看过来是因为他知道董卓上位,完全是陈暮怂恿的。如果不是陈暮出毒计,董卓想要在洛阳掌权,难度相当大。

    而太史慈和王钧则是知道陈留王和先帝没有死,被陈暮用计调包了出去,现在被送到海外去了。

    看着几个人偷偷摸摸在瞄自己,陈暮眼观鼻,鼻观心,老神在在,纹丝不动。

    嗯,要灭口的人又多了几个,再把侯栩干掉,自己这些年干的那些脏事,就彻底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了。

    要不要这么做呢?

    好纠结呀。

    “明公,董卓虽残暴,然毕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