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青州。

    刘备安排了士兵一路护送,自己则再次领兵南下。

    几日后,大军抵达宜路县。

    此地南下依次是新阳、宋国,过了颖水,就是固始。

    但当他们抵达宜路县之后,前军探马斥候已经在辽阔的平原上,遇到了袁术的游骑兵。

    七月下旬,已是孟秋时节,河南气温不高不低,白日炎热,傍晚清凉。

    刘备派出去的骑兵由张辽统领,这次南下,除了负责北面的臧霸,负责水军的太史慈和黄忠以外,其他人全部带了出来。

    麾下谋士沮授田丰以及数名在历史上没有名字的参谋,武将张飞典韦张辽高顺牵招,实际上还不止,在徐州东海国还有一部分兵马镇守,有陈暮的亲戚蔡阳和秦琪,可以随时从徐州调兵。

    严格来说,张辽并不是斥候骑兵,而是前军统军将领,亲率五千人为大军开路,但他本人不喜欢在军中,因此命令副将领兵,自己则亲率斥候出来查探。

    天色渐晚,张辽带着几十名斥候在前方奔驰探路,忽然在傍晚晚霞的映照中,看到了在不远处一座数丈高的丘陵小山包上,隔着约百丈距离,有七八个黑点正俯瞰他们。

    张辽举目眺望,那是一个个穿着红色汉军军服,外套小札甲,头戴武冠的士兵,为首的人戴了铁质头盔,与刘备军的军服特色几乎一致,没有什么区别。

    但张辽还是认出了他们并非自己的士兵,汉末的时候,大部分诸侯的士兵服饰依旧延续着汉朝士兵服饰,外面是红色军服,再加上一件小札甲,不戴头盔,戴布质武冠。将领则是各种甲胄,有札甲、鱼鳞甲、盆领铠、襦铠、筒袖铠等。

    所以为了区分开来,各路诸侯还是做了一些细节调整。比如刘备的士兵就不再戴武冠,而是戴比普通将领稍微薄一点的头盔,这得益于青州的冶金和开采技术发展,铁器不再匮乏,就连小兵都可以戴头盔,减少伤亡率。

    对方的士兵没有戴头盔,而最近一段时间,张辽也知道,孙策为了给父亲报仇,不仅亲自挑选丹阳精兵组建成了一支白衣黑甲的江东军,还让普通士兵都不戴武冠只扎红巾,以表与袁术吕布决一死战的决心。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在固始战场附近的人,自然也就只有袁术的部队。现在袁术还未称帝,他不承认现在的洛阳朝廷,但明面上却还是左将军,承认的是刘辩的朝廷,所以军服没有改动。

    确认是敌人之后,没有一点点犹豫,也没有一丝丝顾虑。张辽低声吩咐了一句,左右包抄过去,然后拔出了马侧的长弓,开始策马狂奔,与身后十多名骑兵一起向着小山包冲去。

    并州游骑能与西凉铁骑,幽州骁骑并列,自然有它的过人之处。离小山包只剩下三十丈的时候,还在奔驰的马背上,张辽就左右开弓,箭矢如流星一般向着敌人射来。

    张辽下的命令太果断了,小山包上的敌人猝不及防,那个戴头盔的小将当场被射死。其他人连忙做鸟兽散,调转马头从后方下坡往回奔跑。

    由于他们离了一段距离,短时间内倒也没有追上,但张辽箭术不差,虽比不得吕布,然也是弓马娴熟,轻易就射下几人。

    前方逃跑的袁术斥候见敌人弓箭厉害,立即呼啸一声,兵分三路,四散而开。

    “将军,穷寇莫追,先向明公禀报吧。”

    斥候小队长一边驾驶着马匹,一边对还在马上张弓搭箭的张辽大喊。

    张辽却道:“敌人已经知道了我们的位置,必须将他们全部杀光,否则我们已经抵达的消息会通报给袁术,到时候敌人有了防备,我们就失去了先机。”

    “可是他们分兵逃跑,已经难以追赶。”

    斥候小队长瞭望了下背影。

    敌人现在还有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