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海有个好处,那就是同样的风速,在远海可能会激起好几米浪花,而在近海则不会。

    海浪的高度和风速以及海水深度有关,风速一样的情况下,近海的只会出现浪急的情况,而不会出现浪高打翻船只的情况。再加上又是半顺风,航线又很熟稔,船只铆足了劲一路向北。

    一天一夜的疾行,船只反而是后发先至,抵达了滹沱河出海口。

    毕竟船是不需要休息的,水手三班倒,日夜航行,有固定航线的情况下,道路也比陆路更加通畅。

    这个时候,公孙瓒依旧还在滹沱河渡口处,此地离出海口约有三十余里,军情司的密探从陆路向他告知刘备会从海上过来接他的消息,结果探子骑马的速度还比不上这边坐船的刘备。

    远远地抵达滹沱河出海口之后,所有的船只在远离近海岸边处放下了船锚,没有港口的情况下,贸然靠岸,要不触礁,要不搁浅,不会有第三个结果。

    紧接着大船两侧悬挂的四艘小船,以及中等船只左右悬挂的船只纷纷放下。

    像先登、走舸、露桡之类的小船属于小型运兵船,每次能运送三四十名士兵。而艨艟和斗舰则算是中型船只,每次都能运兵数百人,楼船则是大型船只,每次能运兵两三千人。

    因为走舸、露桡等小船体型不大,也就比后世的普通冲锋舟大一倍左右,因此可以悬挂在大船左右两侧或者系在船只身后拖拽。

    历史上火烧赤壁的时候,周瑜就是把数百艘走舸、露桡等小船系在数十艘艨艟、斗舰之后,船上放置了大量的薪草膏油,用红色的布进行伪装,靠近了曹操的连环船,把曹操的水军烧了个干干净净。

    由此可见,大船悬挂以及拖拽小船在古代就已经非常普遍。

    护船司的士兵以及刘备陈暮坐小船靠岸。

    早春的海风呼呼作响,海面上波浪翻滚,岸边礁石林立,大船靠近过来,全都要沉没在此地。

    陈暮四下查看,发现这里林木茂密,草木疯涨,特别是河岸两侧蓬蒿野草无数,点点头道:“不错,这里是个好地方。”

    刘备纳闷道:“此地草木过于旺盛,行军打仗殊为不利,即便是想做伏兵,远处大船也藏不住,若是接应公孙瓒,恐被人瞧见,是个什么好地方?”

    陈暮招了招手,示意护船司的士兵们把一箱箱的燃烧瓶搬上岸,补充了一句:“放火的好地方。”

    刘备:“......”

    四弟还是那么爱放火。

    小船飘荡,送下来几匹马,这些马经过专业训练,在船舱中会被蒙上眼睛,能够适应大船颠簸。

    斥候骑上马匹,快速往西而去。

    陈暮则安排伏兵,等到公孙瓒的兵马抵达之后,如果后有追兵,则燃烧瓶招呼,绝对够袁绍喝一壶的。

    滹沱河渡口处,公孙瓒原地结营,他烦躁不安地看着河对岸,这段时间,他砍伐树木,制造大量木筏,尝试半夜渡河强攻,皆被击败。

    现在的情况是前面渡口有拦截的颜良部,后有袁绍的追兵,西面河间国的王门已经叛变,且漳水与滹沱河在渤海交汇而形成新的河流,他走河间国的话,反而要连续渡过两条河流,形势对他更加不好。

    唯一的出路是东面,可惜东面是大海,他已经到了上天入地都逃不出的绝境了。

    他这个主帅无能为力,士兵们自然也是士气低落。

    整个军营中弥漫着一股哀怨之气。

    “将军,探子来报,袁绍大军于昨日已经抵达章武,先锋大将鞠义,最快今日,就能到此地了。”

    田豫来到河岸边,脸色沉重地告诉了公孙瓒一个坏消息。

    公孙瓒如果现在手里有根烟,肯定是满怀惆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