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数十骑兵,最前头的是一匹不染丝毫杂陈的白马,马上一名银甲垮枪的大将。

    韩浩注意到赵云已经出来迎接之后,就在田边站住脚,没有过去。而朱儁这边也是伸手示意大军停下脚步,一直到赵云过来,韩浩就加入到了赵云的队伍里,一行人离大军约十来步的时候下马走了过来。

    “末将赵云。”

    “末将韩浩。”

    “参见太尉、少府。”

    二人单膝下跪,以军中规格行礼。

    朱儁坐在马上,老头胡子花白,却像是针一样,说话时一抖一抖,沉声说道:“起来吧。”

    “唯!”

    二人起身,赵云说道:“请太尉少府进城,城池狭小,大军可入驻城外行营。”

    “前面带路。”

    朱儁又对身边的副将种辑、王子服等人说道:“你们领军去行营安顿。”

    种辑和王子服也是朝堂老人,早年曾经跟着卢植平定黄巾,后来回到朝廷,依旧为北军校尉,结果皇甫嵩领北军出征韩遂,董卓之乱后,皇甫嵩被董卓一道诏令骗去洛阳,下狱拷打致死。

    自此北军就被董卓收入彀中,种辑和王子服也变成了被迁去长安的满朝文武中的一员,一直到陈暮领军围攻长安,解救所有公卿,这才回来。

    原来北军五校尉,伍孚、鲍鸿、吴兰、王子服以及种辑,伍孚曾经试图刺杀董卓而被杀,鲍鸿早在汉孝康帝末期,就因为贪污军饷,遭到黄琬弹劾而被诛,吴兰前几年病死,现在北军中只剩下种辑和王子服,也都年逾五十的人。

    在历史上他们二人会参与衣带诏,密谋诛杀曹操,结果因为事情败露而被杀。但现在曹操失去了胁天子以令诸侯的能力,自然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如今二人被任命为中郎将,担任朱儁的副手,随军出征。

    安排了大军之后,朱儁和陈暮则与亲卫在赵云韩浩的引领下进入朝歌城池,朝歌原本属于前线,后来吕布从荡阴跑路之后,关羽率军北上收复荡阴、林虑以及靠近黎阳县等地,震荡邺都。

    袁绍因此放弃亲自追杀公孙瓒,连夜回来防守。自此朝歌就变成了后方,而前线的林虑、荡阴以及黎阳一带,成为了洛阳以及袁军互相拉锯,对峙的一片战争区域。

    一行人进了城内,到了县衙府邸,朱儁高坐堂上,赵云向他请罪道:“太尉,朝廷诏书前些日子就已经下达,前将军本来遣末将前去共县迎接,无奈昨日在黎阳一带,有袁军来犯,末将领军将其击退,今日才刚回来,未来得及迎接,请太尉少府海涵。”

    “哦?”

    朱儁有录事尚书的权力,倒也知道边境摩擦不断,双方不时小规模战争骚扰,因此并未在意,摆摆手道:“些许小事,却是无妨。之前我看朝廷公文,知道你们在这边很辛苦,三天两头就有战事,现在不知道如何了?”

    这是在让赵云汇报一下现在的战况。

    赵云就把如今两方对峙的情况说了一下,他此时镇守朝歌,一边让韩浩在朝歌附近屯田养军,一边辐射东面黎阳,以便于从右侧威胁冀州魏郡。

    朱儁和陈暮一路走来,在鹿肠山以南地带看到一片荒芜,唯独朝歌附近却是热火朝天,就是因为这里是屯田之所。

    实际上赵云率领的兵马也并非洛阳军队当中的精锐,而是一些二线部队和地方守军而已。

    历史上对于曹操屯田的评价颇高,认为正是屯田制度解决了北方粮食危机。

    但我们要知道的是,什么是屯田制。

    所谓的屯田制,实际上就是农奴制,曹操得青州数十万黄巾,让他们种地,然后所得除了保证这些人的基本生存以外,其它全部都要上缴给曹操。

    这制度听上去是不是有些耳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