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战争气候真的是个老大难题。有的时候明明可以战胜对手的时候,忽然给你下个雨,再给你刮阵风,然后来场雪,旱灾、洪涝、冰雹、地震,自然灾害层出不穷。

    闵纯看到城内城外的灾情一片水深火热,气得不行,狠狠地在墙头上一拍:“可恶,怎么忽然又爆发山洪了。现在城中只剩下不到一个月的粮草,浮桥都被冲垮,对岸也被水淹没,这可如何运送粮草啊!”

    颜良摆摆手,毫不在意地道:“山洪爆发,无非是五行山中突降暴雨,导致洹水上游发水所致,等到雨停之后,水流必然会下降,主簿无需担心。到时候再修建浮桥,重新粮草运进来就没事了,难道它还能下一个月的雨不成?”

    “是啊,些许小事尔,再一个月天气应该回稍微回暖一些,不用担忧。”

    文丑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河水暴涨淹没城池的事情以前也见过,过几天雨停了,等到水全往下游流走,水位自然会降下去。

    然而闵纯还是忧心忡忡道:“二位将军,事态紧急,不可不忧心呀。”

    “无妨的,过几天再看看吧。”

    几人巡视城墙,很快来到南门,就看到南城门的水同样泛滥,之前关羽挖的水渠现在全都溢出来,浑浊的江水不断往护城河里注入,导致护城河又通过城中水门流入内城河,然后蔓延到了街上。

    此时闵纯忽然想起了什么,连忙道:“糟了,城内的水井,快派人去看看井中的水是否还清澈?”

    “主簿,昨夜打水的时候看过了,还算清澈。”

    有士兵回报。

    “那就好,那就好。”

    闵纯总算放心下来,现在他最怕的就是水井也变得浑浊,到时候士兵们就只能喝脏水。

    脏水喝了闹肚子古人不是不知道,但更多的时候属于饮鸩止渴,不得已而为之。

    直到此时,众人才注意到,远处一片小山坡上,关羽军修建了营寨,早就远离地面,并没有让军营进水。

    “奇怪,关羽为什么知道今日会发大水把城池淹没?”

    颜良纳闷道:“我记得前些日子发大水的时候,他的营寨就进水了,今天雨停了,他反而往山上迁移去了?”

    文丑随口道:“那徐晃不是在林虑吗?林虑就在洹水上游,许是徐晃告诉他五行山中正在下大雨,洹水下游可能会被淹没,这才迁移的呢。”

    “这倒也是。”

    颜良点点头,又忽然想起了什么好笑的事情,乐呵呵地道:“那关羽当真是愚蠢不已,我又想起了他上次帮我们挖建水渠,疏通河道的事情。可惜他挖得不多,如果多挖个几十条,也许今天的水也被它泄掉了。”

    “哈哈哈哈,我从军多年,也是第一次见那么好心的敌人。都说青州的刘玄德仁义,我看他们是仁义傻了。战场上厮杀,还讲究帮敌人挖渠通水,怎么会有这么愚笨的人。”

    文丑也附和着大笑。

    实在是关羽前些天帮他们挖水渠的事情确实帮了他们大忙,一开始还以为关羽是在挖地道,因此还十分戒备。

    但后来想了半天,安阳修建在洹水边上,除了重要战略地位以外,还有个问题就是河流两岸的土质较为松软,如果挖掘地道的话,很容易造成地道塌陷。

    我们看各朝代史书就会发现,古代攻城战中如果有出现挖掘地道攻城的记录,地点往往都是在北方而不是南方,土质往往是在较为坚硬的地区而非柔软的地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安阳就在太行山脚下,附近河流众多,从太行山流出来的地下水资源丰富,挖水井容易,挖地道那是难如登天。

    因此关羽挖掘地道,那就是自掘坟墓,颜良文丑在发现这个情况之后,就再也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