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秩序和法律早就崩坏。不管是当兵的还是当匪的,没有一个是善茬。

    当年十八路诸侯讨董,河内百姓就深受这些打着所谓正义旗号讨董的诸侯其害,这些诸侯四处劫掠百姓,造成河内几乎十室九空,很多明明是良善百姓,却被逼得跑入太行山中加入了黑山军。

    所以在发现大规模军队之后,这些百姓几乎本能逃跑。

    文丑此战大胜而归,可不在乎周围那些泥腿子们是什么反应,耀武扬威地从乡亭间穿过,顺着平坦整齐的官道继续往北。

    汪壁对他说道:“将军,前面就是羛阳乡,现在天气炎热,战马急需要饮水,可以让将士们先休息一下,去河边降降暑气,等到下午时分,天气稍微转凉一些,再出发回繁阳。”

    “嗯。”

    文丑点点头:“我们是食时末刻出发,到此地已是晡时,黎阳到繁阳有一百二十余里,在此地休息三刻钟,若无意外的话,到黄昏三刻,也就到繁阳了。”

    一百二十汉里,其实就是五十公里。按理来说,骑兵全速前进,即便大部队导致只能以中等速度疾驰,既以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出发,五个小时也该到了,但他们的辎重太多,只能以步行速度前进。

    步行速度大概是每小时4-5公里左右,到繁阳应该是5个时辰,到羛阳乡则是3个时辰。这也是为什么陈暮他们早早过来蹲点,结果文丑等人一直到晌午过后才姗姗来迟的原因。

    虽然大家都是骑马,累得不是士兵,但马匹还是非常疲倦,不少马匹身上都湿淋淋地,出了一身汗水,因此文丑和汪壁都认为应该在羛阳乡休息一阵。

    一声令下之后,大批的骑兵就开始向着河边移动,河边高矮是有坡度的,玄甲重骑就藏在坡下。

    也就在文丑骑兵脱离官道,开始往河边方向移动的时候,坡下忽然缓缓冒出大量黑影,整个文丑军顿时呆住了,一匹匹穿着重铠的骑兵走上了坡,列着整齐的步伐,开始排列顺序。

    在短暂的骚乱之后,汪壁大惊失色道:“将军,是玄甲重骑,他们在这里埋伏我们。后方官道被大量辎重堵塞,我们没办法转道,这可怎么办。”

    “不要慌!”

    文丑立即冷静下来,稍微犹豫之后,马上说道:“玄甲重骑人数很少,且我观之关羽并不在此地,还有一战之力,不能让他们把冲锋战阵列起来,传我命令,摇动大旗,随我进攻!”

    官道离河边约三百多丈,这意味着中间有大段距离可以作为冲锋,文丑知道,一旦让重骑兵冲起来,他们根本不可能阻挡。

    所以干脆先下手为强,反正他们身后的士兵多,源源不断地骑兵发起冲锋,只要打乱敌方重骑兵的阵型,不要让他们的冲锋之势把自己这边的阵型打乱,至少还有补救的机会。

    最重要的是文丑必须带队冲锋,轻骑被堵在官道上,前后失据,后面的辎重车辆太多,左边是敌人,右边是农田,除非往前冲,但往前冲的话,也就文丑等少数人能逃脱,玄甲重骑把官道一堵,所有人都跑不掉。

    因此他也只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当下,文丑让传令兵下达命令,自己亲自越众而出,身后的持旗手高高地举起了他的将旗,不断摇动,下达进攻的命令。

    后面更远的冀州骑兵看到这一幕,顿时惊了起来,纷纷向后方传话前面出了事情。

    人数过万,无边无沿。

    后方官道密密麻麻连绵五六里,很多士兵根本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但远远眺望旗帜,很快大家也就都得知前方遇到了敌人,一时间骚乱阵阵。

    只是如今他们也无能为力,前面已经被堵住,水泄不通,后方还有上千辆辎重车,转向已经是不现实的事情,只能铁头往前冲。

    “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