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治理之下,冀州百姓过得并不太好。”

    “袁绍强取豪夺,强征百姓为丁,引得怨声载道,如当年暴秦征战邯郸一样,秦军不过是为钱而战,赵国军民却是保家卫国,同仇敌忾。因而哪怕秦军数十万,亦是在邯郸面前败下阵来,被赵魏楚联军一同击败,死伤二十余万大军。”

    陈暮侃侃而谈道:“可见天心民心,若是不顺应民意,不遵从天道,最终也不过是落得灰溜溜失败的下场。正如今日之袁绍一样,同样是战争,大哥治下百姓安居乐业,袁绍治下百姓如同水火,焉有不败之理?”

    这里的平阳便是秦赵发生平阳之战的地方,位于邺城东面二十余里,四百年的沧桑,城池早就不见了踪迹,连一点遗址都没有留下,唯有一些乡亭还存在,不少村庄都已经破败不堪。

    远远地有附近百姓见大军过来,十分惧怕。村庄里的青壮极少,多为上了年纪的长者,等到刘备大军抵达平阳乡亭的时候,那里早就有人在等候着他们。

    那是一群老人,刘备已经听前面探路的士兵们说过,是乡亭的三老在此地等候,想要见他一面,祈求一些事情。

    刘备到了近前之后,翻身下马,在陈暮张飞许褚沮授等人的簇拥之下,进入了亭舍当中。

    几名乡老见他进来,连忙起身拱手要行礼:“刘使君。”

    “使不得。”

    刘备立即上前握住了他们的手道:“诸位乡亲,我奉朝廷之诏,征讨袁绍,扰乱四方乡邻已经是万有得罪,如何还能当得起大礼?”

    嗯,聪明。

    陈暮心里夸赞了一句。

    这话术挺漂亮。

    别看刘备在冀州名望还不错。

    但人心都是肤浅的,很多人在被袁绍弄得家破人亡之后,不敢责怪袁绍,反而会责怪刘备。

    他们会去想,如果不是你刘备与袁绍打仗,袁绍怎么可能会强征粮草,强征壮丁?

    如果不是你刘备进攻冀州,又怎么可能会让袁绍害得我们四处奔波逃跑躲避兵役,害得我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这种想法的人多得是,不是人心丑陋,而是人们看待问题过于浅薄,只会看到表面的因素。

    那就是你刘备没进攻冀州之前,我们安居乐业,刘备一来,我们就流离失所。

    因此陈暮这才广发檄文,把刘备是奉朝廷的命令攻打袁绍的意思散布出去,让各县城池乡亭百姓都知道。

    并且他也三令五申让全军上下都统一口径,必须说他们是奉了朝廷的旨意,把袁绍定性为逆贼,同时还得反咬一口,说资助袁绍的都是逆贼。

    如此才能占据道德高地,那些怨恨刘备攻打冀州,导致他们被迫背井离乡的百姓,才会把气撒在袁绍乃至于朝廷身上。

    乡老颤颤巍巍上前说道:“刘使君仁义之名,我们早有耳闻,使君奉朝廷之命征讨袁绍,我们也无话可说,但还请使君莫要惊扰地方百姓,我们过得已经很惨了。”

    “还望老大人知晓,青州军乃是仁义之师,绝不会动百姓一针一线。”

    刘备连忙拍着老者的手道:“此战过后,冀州重新回归朝廷,届时朝廷会分发田地,让各地百姓休养生息,我也会向朝廷上书,若有饥困郡县,免除朝廷赋税,将来也绝不会再燃起战火。”

    “能得使君此言,老朽就放心了。”

    “还是刘使君仁义啊。”

    “我儿为防止强征为丁,逃去了常山国,该叫他回来了。”

    诸多乡老得了刘备承诺,一个个高兴不已。

    等送走了本地乡老,众人才进来。

    刘备坐在亭舍当中对陈暮张飞许褚沮授等亲近之士说道:“《孟子》曰:民为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