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何况陈群也听说过,泰山学宫的结业生就跟当初太学和鸿都门学的结业生一样,刚一毕业,就能够授予一些不错的职位。

    而从诸葛亮他们不过是刚刚结业,就能进入军队跟随师君陈暮来看,他们几人应该是最优秀的那一批。

    毕竟从学宫毕业的毕业生也分三六九等,能够跟着师君,那必然是最好的几名,否则的话,根本没资格过来。只要有师君扶持,以后他们的未来肯定是一片光明。

    反倒是自己出身于颍川陈氏,靠着长辈门荫,加上小时候的关系,才能够进入军中跟随左右。而人家却十七八岁就已经做到了自己这个地步,相比于之下,确实令人唏嘘,也后悔没能够在学宫继续读书。

    一时间,看到这群年纪不过十七八岁,却意气风发的少年们,陈群都有些想要找到师君陈暮,央求他能帮自己开后门,让自己重新回学宫读书的想法。

    陈群是后悔没能进入学宫,一旁的司马懿司马朗杨修等人却也是颇为艳羡地看着几人。

    泰山学宫,如今早已经成为天下闻名的教育圣地,比之当初的太学和鸿都门学都要兴盛。

    这是因为纸张以及印刷术的出现,打破了世家门阀的知识垄断,原本太学和鸿都门学典藏无数,但因为都是竹简或者石刻,导致普通人学习不易,除了那些豪门世家子弟以外,即便是寒门子弟,上升机会都非常少。

    而随着泰山学宫的出现,其中典藏了无数从太学与鸿都门学运来的经典书籍,吸引了天下士子前去读书,又有大儒传授经典,广纳人才,使得泰山学宫如今极为昌盛,比之当年的稷下学宫还要繁荣。

    他们这些世家子弟虽然也有家传经典研习,但终究是比不过泰山学宫藏书无数,因此对于泰山学宫的学生,司马懿司马朗杨修这些人还是非常羡慕,羡慕他们能有这么好的机会。

    实际上最早泰山学宫开课的时候,世家子弟是不屑去的,甚至因为纸张的出现,很多有远见的世家能够见到未来必然会对世家门阀地位进行冲击。

    所以很多世家对泰山学宫是抵触的形势,宁愿让子弟继续研习家传书籍,也不愿意去青州摒弃门户之见,学习更多的知识。

    但也仅限于此了。

    也有人说,陈暮弄出纸张和印刷术,世家门阀必然会发疯一样进行抵制,并且将青州引为仇寇,疯狂进行敌对。

    然而我们要知道的是,东汉末年的世家门阀力量本身就不像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时期那么强大,影响力也有限,最厉害的就是汝南袁氏和弘农杨氏。

    袁氏在和青州打仗,杨氏则在朝廷支持刘备。

    除了袁氏和杨氏以外,其它世家门阀要兵没兵,要权没权,顶多就是有几百上千家族死士而已,就这点实力想动青州?

    痴人说梦。

    别的不说,曹操得罪的世家还少?

    早期曹操是打压世家门阀的,在曹操操纵汉献帝朝政的时候,弘农杨氏有力量与他对抗吗?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这就是门阀遇到有兵权的诸侯之间的现状。

    因此哪怕天下世家门阀清楚纸张和印刷术会对他们的知识垄断权带来极大的冲击,最后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因为他们没有十几万大军,仅此而已。

    陈群和对面诸葛亮等人问候寒暄了之后,很快就又陷入尴尬的沉默,毕竟陈群读了两年就走了,远不像诸葛亮他们根正苗红,拿书院来攀关系,他自己都觉得脸红。

    陈暮坐在亭舍内,刘备右手下方第三个位置,刚好能够瞥到门外八个人正互相对视,轻笑了一声,等大家都坐下之后,就第一个开口说道:“诸位,灭袁绍之战,就要打响了,但是此战,宜缓不宜急,宜慢不宜快,不能将袁绍逼得太死。”

    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