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可能出现的朝廷南下。

    而现在整个大汉都是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各路诸侯军队大量集结,河南之地尤为紧张。

    孙策感觉到战争可能即将来临,这才多方开会,咨询众人有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陆议虽然才来没多久,但他的学识令众人折服,亦加入了核心决策层。

    他看到孙策脸色忧郁,便宽慰道:“以我对我师君的了解,他下一步的手段,恐怕就是召将军去洛阳为官。将军若是想投靠朝廷,这未尝不是一个机会,父亲为九卿,将来孙氏亦是高门子弟。但将军既然心有它志,那就得重新分析局势了。”

    孙策忙道:“伯言请说。”

    陆议就说道:“如今我们得豫州以及半个扬州,曹操得兖州、半个徐州以及一部分扬州,两家实力相同,谁也奈何不了谁。最终的结果就是一一被朝廷吞并,绝不会有第二个下场。”

    “嗯。”

    周瑜鲁肃孙权等人都点点头,这是他们的共识。

    陆议继续道:“而破局之法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舍弃豫州,将豫州让给曹操,全力夺取扬州,以江东为基业,再联合曹操对抗朝廷。”

    舍弃豫州?

    众人都是脸色大变。

    要知道豫州人口众多,极为繁茂,乃是孙氏的根基。

    如果舍弃豫州,孙氏的家业就丢了大半。

    这对于孙策如何舍得?

    年轻气盛的孙翊当即站起来指着陆议怒斥道:“陆议,你怕不是朝廷派来的细作吧。”

    “三弟,坐下!”

    孙策倒还保持着冷静,因为他看到周瑜和鲁肃都是一脸若有所思的表情。

    陆议含笑不语。

    历史上他只有战术才能,对于战略规划,其实远不如周瑜鲁肃。

    可谁让他人生改变,拜了一个厉害的人做师父呢?

    陈暮的出现开阔了他的眼界,同样也增强了他的战略能力,让他拥有了看破迷雾的本事。

    周瑜和鲁肃未必比他差,不是没有想到这一点。

    但一来他们身在局中,思维有些被局限住,很难发挥陈暮提倡的那种天马行空的遐想。

    二来壮士断腕,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

    孙家在豫州耕耘十多年,根深蒂固,拥有强大的势力。

    且豫州人口比扬州多,可耕种的土地也比扬州多,作为基业,豫州比扬州更合适。

    然而问题在于豫州身边有强大的敌人,朝廷虎视眈眈,豫州危在旦夕。

    而扬州有长江天险存在,人口和经济虽不如豫州发达,但光凭地利这一点,就是一块稳定的根据地。

    如果能够占据扬州,顺江而上把荆州吞并,最后再按照二分天下的策略,夺取巴蜀,也许未尝不能成就一番伟业。

    “公瑾,子敬你们怎么想?”

    等场内静下来之后,孙策看着陷入沉思的二人,问道:“放弃豫州真的可行吗?”

    “可行!”

    周瑜发出斩金截铁的声音。

    谷鬭

    “不错。”

    鲁肃也点点头道:“曹操与我们之所以不敢结盟,是因为都在担心对方背叛。如果我们放弃豫州,夺取江东,曹操就会放下心来。毕竟如果我们选择投靠朝廷,完全可以与朝廷合力进攻他,将他剿灭,没必要去扬州。曹操得了豫州之后,我们也放下心,即便他没有和我们结盟,转头投向朝廷怀抱,我们没有后顾之忧,以长江天险固守扬州,再想办法夺取荆州便是。”

    “可是,偌大的豫州基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