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粮草可支撑数月,但已经是走投无路了。

    等众人走后,曹操扭头对戏志才郭嘉和程昱说道:“我欲投降刘备,保全全军将士的性命,尔等觉得如何?”

    “明公,或许......”

    郭嘉欲言又止。

    曹操问道:“或许什么?”

    “或许尚能突围?”

    郭嘉说道。

    曹操惨笑道:“突围?往哪里走?还有几个兵愿意跟我走的?”

    郭嘉默然无语。

    现在全军将士军心大乱,想要投降者不计其数。

    若非诸将治军严瑾,恐怕现在乱兵都已经打开营门放敌人进来。

    选择突围的话,先不说能不能突围出去,即便突围出去,又能够去哪里呢?

    江东?

    孙策尚在,且道路肯定也被拦截。

    荆州?

    刘表能坚持多久?

    而且就算逃出去,恐怕也带不了多少兵马。

    大部分士兵必然选择原地投降。

    没有兵马跟随,又如何东山再起,再创辉煌呢?

    现在的曹操可不比历史上逃去荆州的刘备。

    刘备即便是只有几千人跟随,也还是有无数人支持他。

    一是他的声望很高,被世人推崇。

    二是曹操屠过徐州,荆州百姓俱为惶恐,宁愿跟随刘备也不敢迎接曹操到来。

    所以才能够让刘备在荆州发展起来,于赤壁之战后拿下荆南四郡,以此为根基,最后图谋了益州。

    而现在的曹操一无声望,二无强援,兵马皆疲惫士气全无,即便逃往南方,又如何能起势?

    因此综合种种,选择突围最后的结果也无非是死路一条而已,何必徒增无谓的伤亡呢?

    听到他的话,三人都默然无语,脸色悲戚。

    投降。

    这或许已经是最后的办法了。

    见此情形,曹操长叹一口气道:“好了,你们先下去吧。”

    “唯。”

    三人默然离去。

    待他们走后,曹操孤独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木然的眼神盯着前方的桌案发呆。

    那桌案上摆着一封书信。

    “兄孟德亲启。”

    是刘备写给他本人的劝降信。

    大汉征西将军曹侯?

    曹操默然想着,这或许,是我最后的归宿了吧。

    .......

    .......

    淮北一战后,孙曹刘联军基本就已经算是覆灭。

    剩下的,就只等着曹操败亡而已。

    不管是投降还是选择突围,他都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陈暮也就不再浪费心思在他们身上。

    他现在已经抵达了淮北广陵一带,身边由蔡阳和陈登陪同,视察高邮占城稻。

    当初占城稻虽然已经弄了过来,但本身并没有什么好办法推广。

    青州属于丘陵地带,山比较多,而水稻需要良好的水域基础,如两湖流域,长江淮河下游两岸。

    宋朝的时候太湖地区成为了重要产粮基地,就是利用占城稻加本土水稻形成双季稻,使得粮食大幅度增产,养活了近亿人口。

    而到了明清时期,当时欧洲已经开始了第一次殖民化浪潮,东南亚地区被殖民者占据。

    如澳门便是在嘉靖年被葡萄牙租借,荷兰在万历年间殖民印尼群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