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弟妹无疑时,姜兆深半信半疑的道了声“好”。

    早知道念经诵佛有这等奇效,他该早送母亲、二弟、三弟他们去念经诵佛的,早一股脑儿打包了出家,少为家事分心,如今指不定他的位子还能往上挪挪。

    不过眼下也不算晚。姜兆想了想,点头“嗯”了一声,看着瓜棚下瞧起来不大“正经”的姜三夫人,开口劝道:“三弟妹,你回去吧!”

    瓜田李下的,可说不清楚。

    姜三夫人提着一只八角宫灯,闻言却没有立刻动身,而是顿了顿,道:“煌儿功课之上有些不懂之处,不知可否请大哥过去提点一二?”

    姜煌的功课么?姜兆犹豫了一下,动了动唇,似是想说什么,不过半晌之后还是说道:“明早吧!今日宫中大朝会上酒吃的有些多,头昏的很。”

    原本教导一番侄子的功课也没什么,只是这大晚上的,再加上三弟妹站在这里总给人一种“不正经”的感觉,所以姜兆拒绝了。

    当然,这不是拒绝的唯一理由。更大的理由是他姜家这两个侄儿着实没有一个是读书的料。姜辉就不必说了,有眼睛的都瞧得出来是个吃喝玩乐的纨绔料子;至于姜煌,比姜辉会掩饰一些,日常也会往文馆里跑,素日里瞧着也是个认真的主。

    可也只是瞧着认真而已,看书什么的大半天都不翻动一页的,根本看不进去。至于倒立着书偷偷打瞌睡的事他都瞧到过好几次,也不是什么读书的料。

    他姜家这一代看来看去也唯有他家阿颜是这块料,这两个侄子根本不行。

    不过……这些,三弟夫妇自然不肯认的,一心盼着姜煌指不定哪一日能开窍也说不定。如此的话,他这个做大伯的自也不好多说。

    姜兆心中认真的想着姜煌的事情,一时半刻自也没注意面前的姜三夫人,更没有注意到面前“不正经”灯光下的姜三夫人脸色僵了一僵,只是说完这句话便揉了揉眉心,喊着“头昏”转身大步走了。

    待到姜兆走后,姜三夫人才冷着一张脸从瓜棚下走了出来,叫住了没来得及走开的管事。

    没了瓜棚底下那“不正经”的光,姜三夫人看起来“正经”了不少。

    “方才我若是不开口,你是准备告诉大哥了,是不是?”姜三夫人一开口便是质问。

    管事被这话吓了一跳,脸色一白,正想说话,便听姜三夫人冷笑道:“既是做下人的就做好这个下人,主子的事少插手!”

    先前她家里那精明的死鬼来信要钱,说有急事要帮“老夫人”周旋,她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事,不过想着这死鬼精明的很,一向只有他坑旁人的份,旁人想要从他身上坑到钱财简直是痴人说梦,便给了。

    只是给归给,到底那么一大笔钱,简直快掏空了这些年攒下来的大半家底,姜三夫人有些肉痛。临到年底了,她还得同新结交的几个如夫人走动花些钱财。老夫人又不在,她一个人怎么从姜兆那里搞到钱财?姜三夫人有些犯难,心中忍不住埋怨起了姜三老爷。

    这死鬼拿这些钱去做什么也不说一声,要不是知晓他的精明,她都要以为这死鬼是被人整了。不过话说回来,要不是看他精明,她作甚要嫁这姜家老三?图他长的不好看?还是图他人品差?

    这姜家三个里头也只姜兆长的不错,只可惜心里头只惦记着胖丫头那个娘,跟个木头一样,不解风情的厉害。姜三夫人抓了抓后脑勺梳了大半天的发髻,冷冷的瞥了眼管事,转身走了。

    被姜三夫人这大半夜“不正经”的劝住的姜兆冬至大节当日便没有再去城外找生了慧根随时可能出家的姜老夫人等人,而是老老实实的在家里教导起了姜煌的功课。

    只是教导了一日,姜兆便忍不住了,冬至大节第二日便主动去衙门报到了。尤其在与自己曾经教导过的阿颜相比,这煌儿读书的天赋不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