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不肯让凶手逍遥法外,于他们而言真相更重要,是以张氏喊冤,他们在其中也是乐见其成的。

    “十三年前的查案官员找到了一些受叶家雇佣帮着种植药田的药农,”林彦说道,“当时的药农至十三年前不少已然死了,仅存的几个也年老,记忆糊涂,身体不大好了。”

    当然,不可能每个老者都如安国公那般精神矍铄的,老人家年纪大了,什么情况都有。

    可时常与药草、医道打交道的人比起寻常人总是更懂得“调理身子”一些的,是以时常可见年迈的老大夫依旧精神矍铄的到处行走为人诊治。

    这不是一件绝对的事,可除却已然死了的,仅存的几个老药农皆身子骨不大好,脑子糊涂,记不得事情,这未免叫人怀疑。

    当然,这也不能用作证据,却叫查案官员起了疑,继而顺藤摸瓜,查起了这些药农之后。

    这一查,总算发现了端倪。

    “这些药农之后的后代同那些误服麻蒙草的兵将极其相似,其后不是脑子木讷不灵光就是手脚绵软做不了重活。”

    “虽然这些并非直接证据,也可能是巧合,可如此多巧合之下,便是我偏心阿苏也不能说这是巧合了。”

    “那些老药农一定是接触了麻蒙草,甚至还误食了麻蒙草。”林彦说道,“查案官员由此断定,五十年前的事情起因在于叶家药田,而非张家码头的库房。张家因此沉冤得雪,叶家获罪。”

    事情成了一个轮回,阿苏也因此事被牵连入了掖庭。

    整件事从查案人员的角度来看,叶家的嫌疑确实不小。季崇言却摩挲了一番下巴,顿了顿,忽道:“五十年前的查案官员不是查过叶家的药田么?为何当时没有查出麻蒙草的踪迹?”

    事情发生在五十年前,能最直接接触到证据的就是五十年前的那批官员。十三年前的那批官员即便查,也只能查到佐证,接触不到最直接的证据。

    对季崇言的疑问,林彦并不觉得意外,他苦笑了一声,开口道:“我先前说过,这个旧案重查是各方势力博弈的结果,其中就有朝堂党争。当年那批查案官员其后也有不少在朝为官,在朝中自成势力。与之敌对的党争借着这个机会大作文章,道当年那批官员是徇私包庇叶家,才没查出问题来……”

    虽说翻旧账不好,可有人想要借这一番旧账大作文章,哪怕五十年前如今的官员有不少还未出生,也受了些牵连。

    明面上没有直接的赏罚,可到底还是因此受了影响。

    “哦,对了,如今那个姑苏县令,同杨家不对付的那个庄浩然,其曾祖父就是当年的大理寺卿庄正,叶家之案,对早已去世的庄老大人的影响不小。”

    负责查案的大理寺卿庄正在其位时也破获过不少大案要案,名声和能力皆十分出众,当年致仕也是带着一身的清名退下的。

    这份明察秋毫的名声一直持续了几十年,直到十三年前叶家事发,已经去世几十年的庄老大人名声也遭受了莫大的打击,以至于庄家人受此牵连。

    “庄浩然十三年科考入仕时险些被人动手脚无法入仕科考,”林彦说到这里顿了一顿,又道,“不过这位庄大人显然颇有几分其曾祖父当年的手段,紧赶慢赶还是赶上了,科考成绩也不错,因此入了仕。”

    季崇言点头,脑海中搜寻了一番朝堂状况,忽道:“庄浩然一上来便表现的同杨衍这般不对付,必然不是与杨家相合的党派,朝中与杨衍政见不合的党派不少,他是哪一派的?”

    寻常情况之下,林彦的消息自不会有他来的快,可这个新上任的姑苏县令不同,他同叶家的事情有关,林彦必然早做了调查。

    果然,这话一出,林彦便道:“我若没弄错的话,应当是光禄大夫王散那一派的人,他如今的品阶自还没有直接同王散本人接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