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负不在此,自不会去娶这些女子的。

    如此,便只剩寥寥几家公候之家了,可这些家中适龄的女子不是早定亲了,就是都成亲当娘了,这还要怎么挑?

    看着梁禀满脸不解的样子,纪峰笑道:“胜过王三小姐并非要在出身尊贵上越过她啊!”

    出身上既然比不过王三小姐那便干脆不比了,选别处好了。

    那要怎么个选法?梁禀不解。

    “古语有云,娶妻娶贤。”纪峰提醒梁禀,瞥了眼对面平静喝茶的李玄竟道,“李二公子文武双全,背后更有陇西李氏撑腰,靠李二公子自己挣个前程很难么?”

    纪峰历经两朝,如今官至大理寺卿,多年的阅历有些事自然看的很分明。李玄竟本人不管是本事还是身背景皆无一不缺,往后前途自然不可限量。

    “他能靠自己挣前程自不需要什么郡主、县主来给他脸面,”纪峰说道,“所以于李玄竟而言,他更需要一个有手段和能力的贤内助。”

    前头那个苏二小姐是幼时定下的亲事,便是没有季崇欢那桩事,于李玄竟这等有抱负野心的人来说,苏二小姐那等天真任性的女孩子也不是良配。

    相较而言,那位王三小姐倒是真的不错,想来王家在其教导上颇花费了一些功夫的,否则王散也不会把宝压在她的身上。同王三小姐定亲时的李玄竟也不是年幼无法决定自己亲事的孩子了,去岁同王三小姐定亲必是他自己首肯的。

    只是不成想王三小姐太好了,也不成想陛下居然突然开始选秀……纪峰有些唏嘘。那苏二小姐退了是好事,王三小姐退了倒是可惜了。

    “王家自有王家的好,却也未必全然好。”一旁许久未出声的季崇言忽地开口道,“王散出身世族,虽也不能说全然没有武将为其效力,可掌下覆盖之处多是文臣。”

    李玄竟抬头,看向季崇言,眼里闪过一丝意外之色。

    季崇言抬眸向他看来:“李二公子若真成了王家的女婿,怕是不能拒绝王大人的好意吧,到时候便要走文臣一脉了。”

    梁禀大喇喇的坐在蒲团上,屈起一条腿对李玄竟道:“文臣也行啊,我们小李子的科考成绩也不错的。”

    李玄竟没有理会梁禀,同季崇言的视线对了片刻之后,忽道:“季世子说的有理,王家确实也未必好。”

    什么意思?是说文臣不好么?梁禀虽自己是武将之族,却同样看重文臣,不然当初也不会打听到季崇欢“长安第一才子”的名头,就拎了两块砚台来结交了。

    李玄竟摇了摇头,没有说文臣的好与坏,只是依旧坦然的看向季崇言,道:“往后再做文臣不迟,只是如今我更偏好武将。”

    梁禀听的忍不住摸了摸鼻子,嘀咕了一句“文武双全的人就是可以这般任性的么?想从文便从文,想从武便从武?”

    纪峰看着季崇言和李玄竟如同打哑谜一般的神情似是有些不解,一旁的林彦提醒纪峰:“如今的李夫人,李二公子的生母是继室。”

    纪峰听的心中一个激灵,似乎隐隐有所明白李玄竟和季崇言的意思了。

    “我大哥是原配嫡出,为嫡为长,自幼便被父亲带在身边教导,在陇西军中名声很是不错。”李玄竟说道,“在军中很多人心中,大哥都是要继承陇西军的。”

    一句嫡长就足以概括李玄竟遇到的问题了。如今大周律法规定的便是嫡长承袭,这也是为什么季崇言在安国公府地位稳固的原因,可不仅仅是因为陛下的亲外甥。

    除非嫡长实在是不像话,或者是伤了废了,祖上最重要的爵位也好、兵权也罢一般都是属意要嫡长子来接手的。

    李将军显然也是这般想的,往后陇西军是想要交到嫡长子的手中的。如此……对同为嫡出,却只是次子的李玄竟虽说也不会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