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涨”这件事认识的最清晰,最没有疑问,将一切都看得明白通透的人,因为只有完全看得通透,才能完全没有恐惧,而完全没有恐惧的人才能说服自己进行最大杠杆的投入——

    当然了,这种“最大杠杆”的投入是多方面的,深层次的,甚至包括思想层面,包括哲学层面的投入,不过也因为这种洪荒之力,说白了就是瞄准了战略目标直接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于是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李渊不得不面临大量的历史负债。

    简单来说,就是李渊因为乱世生存壮大的思路过于清晰,无比丝滑的,做出了一个决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这个决定在乱世中无疑是极为正确的,毕竟活人才有资格谈理想,死人,游戏已经结束了。

    但因为这种决定,李渊自然而然的,想也知道,拉拢了大量的世家大族,其中的典型就是五姓七望。

    至于其他大族,那就更不必说,实际上杜如晦这些人的出身也都不低。

    总之因为这个因素,李渊最后当朝主政的时候,就不得不面临一种情况:自己需要频繁的“给”这个国公,那个国公各种“面子”。

    说白了,就是要纵容不法,然而因为乱世崛起的路太顺,这种纵容还不得不去做。

    当然了,这样的历史包袱,对于李二来说,则要轻上许多。

    因为李二的名位就不是靠统战这个统战那个得来的,李二是真就自己有武力,相比高祖李渊而言,李二的武力值高出太多了,并且,

    最关键的是,李二的战略能力,和李渊同级,同样强大。李渊能做到的事情,李二也同样可以做到。

    因为这种缘故,这种多方面的长处共同出现在他一个人身上,最终李二才完成了对大唐上层建筑的全面肃清,成功建立了可靠的内廷。

    当然了,这里边的事情,虽然看上去是因为李二比李渊高出极多的个人军事能力,武艺超群,但真正决定了李二能够比李渊在治国上更进一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