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队,在关键时刻投入战斗,利用其较远的射程和较高的精度,对遇到的清军进行密集的排枪齐射,发挥一锤定音的效果。要知道,对面的曹娥江西岸,这会多半已经赶来了很多清军,且有骑兵大队,战斗力并不可小觑。

    而现在有了两个混成营小三千人的存在,在未来与清军的大战时——如果有的话——将会成为一股令人生畏的力量,无论是摧敌破锋还是侧击奇袭,相信清军拿他们都没有任何办法,简直就是战场上的胜负手,焉能不带在身边?

    6月24日午后,儒尼奥率领大军返回已经被完全攻克的上虞县城。当天晚上,风尘仆仆的李之信少校带着第十一混成营全部也抵达了上虞县,正式归属儒尼奥中校指挥。在与诸将商议后,儒尼奥中校终于下定了渡江西进的决心,打算第二天就全军开拔,抵达位于曹娥江东岸的百官镇码头,补给食水弹药,搜集船只——原本的民间船只多被清军搜剿后破坏掉了,而宁波那边过来的小火轮又只有寥寥几艘,不太够用——等待机会强渡曹娥江,挥师西进,占领绍兴府。

    6月25日,在留了一个步兵团守卫上虞县城,并在周边征集粮草后,儒尼奥中校率领接近2.3万人(仆从军第十师丁济所部三千人已归建)抵达了百官镇码头,与逗留在这里的少许海军人员汇合。这个时候,驻扎在这个临时码头的内河浅水炮艇,已经增加到八艘,吃水相对较浅的72吨及内河小火轮,此时已经有了四艘。

    “为何只有四艘小火轮?这也太少了吧?”甫一抵达码头,儒尼奥中校就很是不满,责问起了配合的海军军官:“四艘小火轮,一次才能运几百人。我这两三万大军呢,还有许多粮草、弹药、器械、火炮、战马及其他物资,你们要给我运几天?而且,你们这里的燃煤也不太够吧,战前怎么做的策划?”

    “总指挥,再等两天,我们还能调三艘小火轮过来。没办法,南方开拓队辖区总共就十艘小火轮,之前在曹娥江口被清军炮台打沉了两艘,一艘在定海县的船坞里进行大修,总共只有七艘能用,目前已经全用上了。之前我们四艘船为了多运战争物资到百官镇,所以没携带多少煤炭,当时打算用一艘‘雅克萨’级武装运输舰运煤进来来着,可谁想到经我们勘测水位后,发现曹娥江下游泥沙淤积严重,根本走不了吃水较深的大船,所以计划就搁浅了。”海军军官一听有些急了,立刻解释了起来。

    “为何不想办法从宁波征调一些民家的吃水较浅的小帆船过来?”儒尼奥又问。

    “小帆船我们也是征调过几艘的,之前在曹娥江外被清军炮台打沉的便是了。只是这些木帆船,乘着东南风驶到曹娥江口就已经很勉强,若是在上溯进入江上游,委实不太可能,无他,逆风逆水耳。”海军军官解释道:“我们现在在想办法搜罗一些小型的带摇橹的帆船,但比较困难,数量可能不多。而且,这种船往曹娥江内航行的时候,逆风逆水之下怕是航速极慢,只能成了清军炮台的活靶子,估计没几艘能保留下来。”

    “你的意思是我等到冬天再打喽?”儒尼奥中校的脸瞬间阴了下来,只见他没再管那个惴惴不安的海军军官,而是进一步走到江边,看着江对岸影影绰绰的清军旗帜,良久后才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仗打得,真是烦人!也罢,只有另辟蹊径了。联络参谋,给我传令,全军做好撤离准备,入夜后依次撤离。注意,不要弄出太大动静!撤离后全军南下,找当地向导盘问,找一处适宜登陆的地点,抢渡曹娥江。我就不信这么长的距离,清军都能封锁得过来了!”

    众人听了后纷纷应是。大家都明白,这次只有两万余人渡江,对岸的清军数量还不多有多少呢,也许是他们的两倍甚至三倍,火枪、大炮的数量想必也是不少,战斗力应该也是有的。东岸人如今所恃的优势,无非就是轻便的野战火炮数量众多,且刚刚打了打胜仗,士气正旺罢了,真要再度展开一场大会战,胜负犹未可知。

    不过,清军与东岸厮杀这么些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