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在80年代,虽然还是有不少文物贩子在下面做各种收购买卖,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老百姓并不是特别信任。

    但是如果有了文化站的人脉,在收购工作上就会顺风顺水,年轻人居然是文物世家,这能力上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

    许一飞刚才跟他交流的时候就能感觉出来,对方才是真正的家识渊博,自己也算是在这方面专研都几年,可是与人家从小就受到的熏陶教育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

    在现在自己这个阶段,本钱相对于其他的文物贩子还是比较单薄,如果做生意的时候一旦出走了眼,这点本钱可不够折腾几次的。

    在现在这个年代,央视出于鉴宝栏目和国家宝藏之类的电视节目还没有做出来,老百姓对文物只停留在故宫的大型文物的印象当中。

    至于那些不起眼的各朝代瓷器,还有印章,青铜器更是一无所知。

    那时候居然出现了发掘出青铜器上交的村支书,觉得锈迹斑斑不太好看,居然自己擅自进行电镀。

    由此可见当年在文物上的知识,民众们十分的匮乏。正是像这种年轻人大展拳脚的时机。

    自己这点本钱如果只是收购不倒腾的话,很快就会无以为继,虽然收益商十分巨大,但那都是要等待多年以后才能够回笼资金,这绝对不是一个好办法。

    最好的方式应该利用大部分资金进行文物的循环买卖,而一旦看到极其珍贵的正品,俗称捡漏,才可以买下来之后珍藏起来。

    许一飞以前只是在典当行干过一阵,对文物鉴别有着一定心得,但是文物的买卖时,如何商谈可没有一个概念。

    而这个年轻人从小的心思都放在这方面,有着极高的天赋。看他在文物市场中到处闲逛就知道其用意所在。

    别看他现在没有正式工作,但是在没到本市之前,他的收入是远胜于一般职工的。

    那个年轻人名叫夏明轩,他的父亲名字在行业中提起来,可是有这一号人物,但是夏明轩却从来不拿父亲的名头当幌子。

    到各地打交道的时候,那些父亲的老部下却对他十分的照顾,那都是因为他爷爷父亲多年积攒下来的名声。

    刚开始夏明轩对此还十分的避讳,但是时间长了他终于明白,并不是自己太过招摇,导致身份泄露,而是每到一个地方,他的父亲都会和当地的那些老部下老同事打招呼。

    父亲表面上非常严厉,而且对他不务正业十分的不理解,但是在心底里面还是心疼自己的这个独生子,处处加以关照。

    夏明轩之所以能够生意做得非常顺利,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自从搬到本市之后,一直没有什么正经工作,文物生意也陷入了僵局,他这个人手头松,挣一个花两个,积攒的那些本钱不多时间就已经坐吃山空。

    现在就是想到外地辛苦一下也没有能力。

    许一飞心里面明白,自己如果找他作为投资,从技术角度上来说是毫无问题,甚至是自己的幸运。

    可是双方只是初次见面,对互相的人品没有太多的了解,如果贸贸然地把那么多钱交给他,恐怕就会出现极大的隐患。

    到底怎么样才能够双方坦诚相见是一个问题,许一飞不动声色对夏明轩说道:“我在文物上一直也有这兴趣,平时作点服装上的小生意,收益不多,但是比较稳定,一直想找个人在文物上找点门路。”

    “我觉得文物热十几年之后就会兴起,现在农村还有着不少的好物件,简直是把黄金当成泥土来卖,如果可能的话,我想和你签一个正式的合同,咱们共同做这方面的生意。

    夏明轩一听不由得哑然失笑,对着许一飞摇了摇手说道:“快拉倒吧,还什么合同,你是从哪个地方听说的合同这回事,咱们干文物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