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安慰一下,虽然远远不如王言,但是总也算是同科应试的同辈人。

    现在王言出书,哪怕是自己开店出的,那肯定也是可以卖出去的,没办法,王言的名声太大了。

    事实上就他所知,王言真的已经有了一些追随者,虽然不多,但是有。每一次王言在外面宣扬学说,都有人在记录。搞的好像孔夫子一样,眼看着要搞一本论语的意思。

    没想到王言竟是自己出了书,这其实是没有逼格的,毕竟真正的大佬都是由弟子门徒记述整理,而后成书。

    但他也没有想太多额,而是就站在那里看了起来。

    这一看便是许久,直到同行之人拍了他一下,这才回过神来。

    “王子言当真不凡啊。”

    “何出此言?”

    这士子并不回答,只是手作剑指,在面前的书名上点了点,随即转身走向了柜台:“请问掌柜,此一本王言说作价几何?”

    掌柜笑着回应:“九十九文。”

    “贵了些。”

    “此书乃是活字印刷,纸墨虽非顶好,却也不差,且字模皆是东家手书正楷。如此定价,已是东家诚意。东家早有言说与我,此三味书屋,不求赚钱,不赔就好。盘下店面之资,我四人养家糊口之资,印刷之资,皆在这九十九文之中,郎君见谅。”

    “说的也是,便买一本吧。”士子从兜里掏起了钱。

    掌柜笑眯眯的接过了钱,顺势记好了账,随即转身从柜子里拿出了一个小盒子,对不明所以的士子说道:“东家的书今日才送过来,郎君是第一位买书之人。东家早已有言,这是莫大的缘分,所以准备了一份礼物赠予郎君。”

    他推过了盒子到士子面前,接着说,“内里有上品文房四宝一套,另有少爷手书李太白之蜀道难的折扇一把。”

    “手书?”

    “只此一份!”掌柜含笑点头。

    士子哆嗦着手打开了礼盒,从中找出了一个小盒子内为绒布包裹着纸扇,打开来看着龙飞凤舞的狂草,最后落了王言的款,叩了印章,甚至还写明了事由。

    也不怪这士子激动,因为这是钱啊。

    这时候,其他散开的士子们也听到了他的惊呼走了过来。明白了经过后,得知道只有第一个人有,其他人也只能是羡慕嫉妒恨,并一人买了一本,打算回去翻一翻。

    不出意外的,庆历八年的岁尾之时,汴京城中最热点的事件,便是王言出了一本书。更热点的事件,是第一个买书的人得到了王言赠送的手书折扇。还听闻,有人想要出一万贯购买,结果被拒绝了。

    总之各种的消息乱七八糟,但是王言自己写的‘王言说’,确确实实的火了起来。早先准备的一万本,不出三日便已销售一空。也是在这个时间之内,在其他的书店中,相继出现了同样的书。有的残次品一样,有的则是还算精美。

    却是没有一家卖的书比三味书屋的质量更好,这不是技术问题,是大家都默契的没有跟王言找麻烦。当然,他们也怕王言找他们的麻烦。毕竟王言年轻,现在就好大名声,甚至都出了书,就算自己考不中进士,他以后的弟子也在呢,还不找他们报仇啊?

    实际上对于这种情况,王言是乐见其成的,因为可以帮助他进行推广。他的钱财实在不多,没办法扩散到其他地区。有这么多盗版,是很有利于他的思想传播的,他要的就是这种影响力。尽管他没有收获稿费,也没有收获到版税……

    他自己的家底,这一次在京城开门做生意都花了进去。书屋以及香品店这两家的铺子,都是他全款买下来的。地方偏,空间大,本着的就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当然如果有可能,他也希望在繁华的地方开门做生意就是了。

    香品店的生意很好,扬州有钱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