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本着不浪费人才的原则,在仔细调查了这些相关的人以后,还是有一部分得到了宽大处理的。他们有原本的掌柜,有账房先生,有跑商的管事等等,这些人统统被收编进了户司为吏。

    他们将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审查商户账目。按照规定好的收税准则,进行定等定量,阶梯收税,以及税费的征缴工作。

    清洁费的征收流程是很简单的,州衙出一个标准账本,明目规划清楚,小吏们审查,并进行第一次收缴。如拒不缴纳,加息进行二次收缴。若还不缴纳,捕快出动,若胆敢反抗,则是出动厢军镇压,直接抄家。

    这是王言深度参与的,相对来说已经比较完善,只要随着时间过去,对于具体的征收标准进行变动,一些规则进行针对性的细化便可以沿用个几十年。

    工作的难点在于,保证税收部门的廉洁。拿脚想都明白,今后的这些收税的工作都是所谓的肥缺,肯定会受到大家族的关照。毕竟相对于要按照规定交出去的税,给这些小吏们使的那些钱根本不算什么。

    而对于小吏们来说,税收的再好,跟他们的关系也不大,他们又不能当官。还是落到自己手里的钱,才是最实在的。

    不过这种问题没办法彻底解决,人操蛋,什么制度都制不住,只能是不断的加强监管,从严处置。人的欲望,是杀不绝的。

    司户参军讲了一遍规矩,尽管大户们都是肝疼,但是也不得不同意,今天他们来,就是说同意的。他们敢肯定,今天谁敢说个不字,外地的走不了,本地的说不定今天就得破家灭门。

    在众人以为马上就要散伙,准备回去好好的骂一骂王言的时候,王言放下了茶杯,又是站到了场中,四方拱手。

    “感谢诸位对州事的支持,诸位纳了清洁费,州中钱财富裕,自然更加投入到本州的建设之中。在这里,本官简单的向诸位介绍一下本州下一步的建设规划。我朝重视人才,大兴文教……

    如此之多的建设,州中必要大力出钱雇佣百姓做工。如此与诸位两大利好,一则百姓有钱了就要花销出去,诸位多经营民生商事,自能赚的更多。二则州中采买,许多材料都要诸位供给,诸位亦能赚的盆满钵满。所以眼下诸君出了清洁费,非是为本官,而是为诸君自家赚的更多。

    本官知道,诸位皆以为本官疯了,如今因为清洁费之事,本官不容于朝堂,很是有些同僚不待见本官。然则本官一毫一厘都没有装进自家的库房,皆是为我杭州,为我大宋尽忠。

    在这里,本官要与诸位赔个不是,先前多有冒犯,诸位切莫放在心上,与本官为难。”

    “通判说的哪里话。我等亦是大宋子民,自是想要国家强盛,为此出些钱财,也算我等为国尽忠。”

    “是啊,是啊,我等……”

    大家又是迫不得已的起身给王言还礼,嗡嗡嗡的说着漂亮话,继续的捧着臭脚。

    王言一幅感激不尽的样子,摆了摆手,接着说话:“既然诸位都是心有国家,都想为国尽忠。本官这里还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额,在这里与诸位说一说。还是跟清洁费一样,大家若是不同意,这不成熟的想法自然也便不能在本州通行,毕竟州事全赖在场的诸位支持么。”

    不出意外的冷了场,甚至方才还挂着放松笑容的大户们,笑容都尬在了脸上,好像时间在他们的身上暂停了,未尽的话语夹在嗓子里,却是怎么都说不出口,如同被捏住了脖子的大白鹅。

    王言没有在意冷场,他还是微笑着,用谦逊的话语继续说,“诸位皆知,本官就任之时在账房做了月余,很是翻看了本州的账目。本官发现,而今比太宗时,税收竟是并未有多少增长,户口也是不见增多。本官游走工地查访民情,百姓却都说赋税繁重,不堪支撑。

    当时本官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本官查抄了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