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兄弟们,你们都是我大明之将士,保家卫国是军人的责任。浩瀚无垠的大海之外,正是你们需要征服的新征程。你们要记住,凡日光所照、海河所至,皆为汉土……”

    王泰的演讲很快结束,一阵山呼海啸的喝彩声后,将士们各司其职,一艘艘战船驶出了港口,直向浩瀚的大海驶去。

    “大人,看起来你兴致颇高啊!”

    董士元看王泰笑容满面,不由得好奇。

    此次东进,“借道”朝鲜,他都没有想到,王泰亲自出马。七千水兵,共三万大军,这是要征服朝鲜,还是借道朝鲜?

    不过,不出他意外,山东水师要借道朝鲜,被朝鲜国王李倧拒绝,而山东水师要的,就是这个借口。

    “不过想起了一些往事,有些感慨罢了。”

    王泰哈哈一笑,神色欣然。

    历史上,甲申之变,神州陆沉,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祯帝自缢身死,大顺政权同清政权隔关相峙,吴三桂投靠清军入关,大顺军土崩瓦解,山河破碎,文明中断,屠城杀戮,百姓死伤无数,生灵涂炭,好一场汉族百姓的大浩劫!

    时移世易,如今已经是甲申之夏,山河依旧,文明延续,多尔衮们、李自成们舔着伤口、蛰伏式微,怎不令他欣喜若狂,感慨万千?

    “大人,真的要对朝鲜用兵吗?”

    董士元看着数百艘战船,密密麻麻位于海面之上,眉头一皱。

    王泰对朝鲜用兵,“借道”朝鲜夹击清军,不过是个幌子,占领朝鲜才是目的。

    只不过这样一来,未得圣旨私自出兵,朝廷那里,又如何交待?

    “朝鲜两面三刀,为虎作伥,本是我中华故地,此刻收回,正是时候!”

    王泰微微一笑,看不出真正心情。

    明清松锦大战,黄太吉要求朝鲜出动舟师运饷,朝鲜国王李倧出兵助清攻明。黄太吉留其中1500人,由朝鲜平安兵使柳琳统率参与松锦大战,朝鲜还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筹措五万包大米和马匹以转运至锦州前线,可谓罪孽深重。

    历史上,清军入关后,由于北京所储粮食大部分被李自成军掠走,江南漕运又不通,满清粮食短缺,为此向朝鲜征粮20万石,朝鲜迅速海运10万石至北京,缓解了其燃眉之急。

    这个为虎作伥之国,一贯如此,见风使舵,毫无廉耻,如今正是其国力最弱,内外交困时刻,伐其于困,正是时候。

    “大人,朝鲜好对付吗?”

    一旁的李定国,还有些忐忑不安。

    毕竟,这是去占领另外一个国家。

    “朝鲜不过河南一样大小,也不是高句丽兵强马壮时期。如果我告诉你,朝鲜不过五六千羸弱战兵,最多不过万余,你觉得能不能攻下汉城,平了朝鲜?”

    王泰的话,让李定国

    一下子轻松了起来。

    不要说万余朝鲜军,便是五万、十万他也不怕。两万多精锐,足够驰骋朝鲜了。

    “大人,仗好打,重要的是如何让朝鲜军民臣服。”

    李定国还是有些忧心忡忡。

    “李定国,朝鲜同文同宗,朝内大臣崇明抑清者居多,你大可不必如此担心。”

    王泰安慰了一句李定国,陈思片刻,这才继续说了下去。

    “攻克汉城后,让朝鲜同意我朝在朝鲜驻兵,由你总理朝鲜。徙朝鲜富户于河南之地,留其贫弱者,使守朝鲜。同时,从河南及大明移民数十万。恩威并施,朝鲜百姓必会安分守己,朝鲜大事成矣。”

    王泰慢慢说了下去,李定国两眼放光。

    “兴修水利,劝课农桑,兴办教育,抚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