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人群中,许多人都是心惊肉跳,群情激奋,这些家伙,不会有揭竿而起吧?

    河南,可经不起再一次折腾了。

    “都静一静,听我继续读下去!”

    李知乐提高了声音,面向告示,继续大声宣读。

    “至于科举,则初为考经义,后变为八股。科举之害,等同焚书,而败坏人才,甚于咸阳之坑儒。因此造成士人与官僚学识空虚,胸无点墨,空疏无学,遂至于以议论误国。

    万历以前,朝政尚是小康。而万历以后,有法令而无教化,老者不教,幼者不学,成为俗之不祥。时人只知空谈明心见性,而不谈修己治人之实学。读书人多看书不看首尾,只看中间两三行。其所著书,多是盗窃。因此造成社会日乱,神州动荡。”

    “科举之害,等同焚书,而败坏人才,甚于咸阳之坑儒。说得好呀!”

    有读书人大声叫好,仿佛告示牌上说的,说到了他心里一样。

    “那些个官爷,除了四书五经,之乎者也,屁都不会,那些钱粮账目,自己都看不懂,还得让那些胥吏经手,什么狗官!”

    “一个个脑满肠肥,都是蛀虫!这些个不学无术的贪官!”

    骂着骂着,众人的目光,又被告示上的土地兼并和藩王宗室篇幅所吸引。

    继吏治腐败之后,土地兼并,又一次被推了风口浪尖。

    “我朝困局,其次之要因就是土地兼并。藩王宗室、豪强官绅、地方乡宦巧取豪夺,强占土地,使权贵者田连阡陌,贫无立锥之地。权贵者少于国家赋税,而无地之百姓又无银可缴,朝廷财赋集于权贵者之手,朝廷所得税赋皆是出于无权无势之百姓之手,贫者愈贫,富者则更富,而国家库银告罄,天下岂不乱乎?”

    那些个豪强官绅,谁不是良田千顷,而低层百姓水深火热,有百亩者又有几人。

    也许是想起了六年前,王泰初入河南,,大肆杀戮的壮举,围观的众人一下子变的群情激昂,大有气势汹汹,一发不可收拾之举。

    “河南四大凶,被王大人杀的杀,关的关,多痛快啊!”

    “痛快又能怎样?那些个豪强乡宦,还不是有良田万亩,王大人还不是没有办法!”

    “那么多地,却不交税,反倒让我们这些穷人替他们交,这些杂种,贪到骨子里去了!”

    众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李知乐额头冒汗,大声呐喊了起来。

    “你们到底还听不听?不听我走了!”

    人群中,有人大声劝了起来。

    “乡亲们,听李先生讲完了再说!”

    人群慢慢安静了下来,李知乐开始又读了下去。

    这一次告示上的苗头,对准的正是大明的藩王宗室。

    “其次是宗藩。我朝宗亲则分封列爵,不农不仕。嘉靖年间,天下百姓供京师粮400万石,但供皇室宗亲禄米却需850万石,即使全部供给宗室,亦不足一半。景王、潞王在湖广等地庄田多达4万顷,福王2万顷,桂王、惠王、瑞王各3万顷。成都附近州县土地七成在蜀王名下。吉王在长沙有地8000顷,长沙、善化两县四成田地归其所有。河南全省土地,近一半归宗室所有。

    宗室俸禄,来自各地的

    财政收入,百姓苦不堪言,不堪重负。山西地方财赋收入为年152万石,而宗室俸禄为312万石。河南财赋收入为年84万石,而宗室俸禄需192万石。

    宗室之困,应效宋时,宗室俸禄不由地方供给,而为自力更生……”

    最后一条,简直让人群炸了锅。

    “河南岁入84万石,宗室俸禄192万石!192万石,可以养10万户人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