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不要高兴。河南卫军的训练我见过,除了北王独创的刺枪术,还要能跑,看你的体魄。”

    屈大均一路北上,显然偷师不少。

    “兄弟我如今天天练长跑,每天来回20里。刘兄,你要是愿意,咱们可以一起。”

    “一言为定!”

    刘兄更加兴奋,举起酒杯,和屈大均碰了一下。

    王泰暗暗点头。穷文富武,这个刘兄,还能骑射,肯定是富家子弟。

    报纸上连篇累牍,潜移默化,十年功夫,新一代终于有了改变。

    “各位,离考试还有三个月,咱们可得加紧了!”

    有年轻士子说了出来。

    “京师居不易,一边读书,一边找事做。屈兄、陈兄,我们可不像你们,富家公子,衣食无忧,不用担心银子。”

    又有士子开口,开起了玩笑。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我屈大均,又岂会仰仗家族余荫,做那纨绔子弟!”

    屈大均摇了摇头,大口吃饭。

    “顾兄,你们不知道,我们几个已经找到事做了。”

    叫陈恭尹的黑瘦年轻士子,微微一笑,端起了茶杯。

    “屈老大去了城西的李记粮行,梁老三明天要去天津卫边读边做工。至于我自己,则是去城西的京师书铺帮忙。”

    看他气定神闲的样子,似乎很以干这些事情为荣。

    陈姓年轻士子的话,让王泰等人都是点头。

    自食其力,独立、自强,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不知不觉已经变化许多。

    “昆山三徐来了!”

    忽然,酒楼中有人叫了出来,很快三个年轻士子走了进来,三人都是长衫网巾,齿白唇红,英俊潇洒,折扇轻摇,白衣飘飘,风度翩翩,脸上笑容人畜不欺。

    “见过徐公子!”

    “徐二公子好!”

    “徐三公子!”

    士子们纷纷起来,和三个轻公子打招呼,酒楼中顿时热闹了起来。

    昆山三徐?

    王泰和陈子龙等人扭过头去,加入观看的人群,想知道这昆山三徐到底是何人?

    “屈兄、陈兄、梁兄,各位兄台,你们也在。幸会,幸会!”

    经过屈大均等人的桌旁时,昆山三徐停了下来,三人向在座的士子们拱手行礼,为首年龄大些,个头高些的三徐之一,满脸笑容开口。

    “徐大公子,你们兄弟都来了。幸会,幸会!”

    屈大均等人也是纷纷站起来还礼。

    昆山三徐笑意盈盈,寒暄完,就和屈大均几人,在同一张桌子坐了下来。

    杨震和王国平面面相觑,都是摇了摇头。

    所谓的“昆山三徐”,只不过是三个年轻人而已,大的不过十六七岁,小的那位恐怕只有十四五岁。

    王泰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去。

    “昆山三徐”,原以为最起码也是江南名士,就这么几个乳臭未干的青少年,他们何德何能得此殊称?

    充其量不过读书好而已,是造福了百姓,还是解救了万民?

    “公子,这“昆山三徐”乃是江南的后起之秀,老大徐乾学,老二徐元文,老三徐秉义,都是当地有名的神童,天资聪慧,才华出众。”

    王泰一旁的陈子龙,轻声介绍了起来。

    人多口杂,市井之间,自然不能以“北王”称呼。

    “昆山三徐,好大的名气!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是杀敌报国的名将,又或是解救万民的忠义志士。天资聪慧,才华出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