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闪闪,看起来都觉得锋利异常。

    “公子,你看,这是小人们刚打造出来的刀枪,比小人以前打造的,可是结识多了!”

    王泰拿起腰刀,试了试刀身,赞赏地点了点头。冶铁质量的提高,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除了便于铸造高质量的火器,也能带来巨大的连锁效应。

    不说军事上,就是应用于民间,也是利国利民。

    “大人是天神下凡! 神仙啊!”

    “大人是什么都知道啊!”

    铁匠们纷纷恭维,发自内心。

    吃饱喝足,每月二到五两银子的收入,绝不亏欠,这样的高薪待遇,也许在太平年间不算什么,但是在这兵荒马乱的乱世,那可是实实在在的高收入、高待遇了。

    “高手在民间,你们才是高手!”

    王泰一阵心虚,也赞扬起工匠们来。

    与其说自己给了这些人新生,不如说因为这些人的智慧,历史才有可能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文明才不会断层。

    “神父,你也来了!”

    一转眼,看到鲁昭站在人群之中,听的仔细,王泰大声叫了起来。

    这位苦行僧,不会是来偷听的吧?

    “王泰,你真是大明最聪明的年轻人啊!”

    鲁昭走了出来,竖起了大拇指,由衷地赞叹道。

    “王泰,我是来给你看炮样的。我刚看见河边人们在洗煤,还要再炼焦。这应该是你的想法吧?”

    王泰微微一笑。这些后世人人皆知的小玩意,几百年前,还是一样震惊世人。

    “神父,刚开采出来的煤叫原煤,原煤里面有许多杂质,煤的品质也不同,各种质量等级的煤混杂在一起。洗煤就是将原煤中的杂质剔除,将好煤和劣质煤分开。洗煤后的精煤,再来炼焦。”

    “神奇的东方天朝,充满智慧的中国人!”

    鲁昭连连摇头,惊叹不已。

    来到炒铁炉前,看到已经是曲柄连接的搅拌装置,竟然是水力带动,鲁昭又结结巴巴起来。

    “王泰,这是谁设计的,这方炉怎么还有一个外围炉? 这竟然是水力驱动!”

    他不知道的是,明末的这种炒铁炉,欧洲直到18世纪下期才会发明,中国比欧洲,足足早了150年左右。

    “神父,这都是大人搞出来的。这个叫炒铁炉,说是可以得到低什么“碳”的熟铁。至于这个炉子,叫蓄热炉,说是可以提高炼铁的温度,能省焦炭,还能炼出好钢。”

    董士元夸大其词,其实只有蓄热炉是王泰的点子,炒铁炉、炼焦,大明已经有了先例,并应用到了实际应用中。天工开物中,已经有明确的记载。

    鲁昭却是连连点头,竖起了大拇指。

    “王泰,王大人,你是个大科学家,很了不起!”

    果然,真如他所想,这王泰不是个简单人物,总是能给人带来惊喜。他要是真的放弃了来这里铸造火器,恐怕这些高深的科学技术,他就没有办法了解到。

    就比如那定装火药,若不是王泰的介绍,他也不会掌握。

    “上游的水坝建起来了吗?”

    看到炒铁炉的曲柄是水力带动,洗煤也是水力带动,王泰暗自思量,水坝应该已经建起来了。

    “公子,水坝已经建起来了。刚开始经常渗水,后来用水泥补了一下。杨震说,回头要再补建一下,全部用刚刚生产出来的水泥。”

    董士元的话,让王泰呆了片刻。

    他的急躁,让下面的人个个拼命向前,不知不觉,盲进的恶果已经露出苗头。

    山腰一处水流平缓的狭窄谷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