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姚羌那里,实在是浪费了。

    若是换到他这边,完全可以设定一些固定的点位,用来放置红衣大炮。

    这就可以算是舰载火炮了!

    那个进攻力,绝对是大跳跃式的上升。

    不过,接下来要发生的那些事,恐怕就不是琅琊大王希望看到的了,船你们是可以上的,但是,你们不要往那些大船上面跳啊!

    那不是还有很多蚱蜢舟,小舢板吗?

    留着做什么?

    还不知道先把那些都用上?

    可惜啊!

    人家羌兵又不会听你的调遣,那些大船都装备精良,还有可以遮挡箭簇的隔板。

    你要是羌兵,你也要往船上转移的。

    还可以抵近作战,突破晋军的火力网,只要能上岸,只要上岸的人够多,冲滩还是极有可能的。

    到时候,只要能够在河对岸建立一两个支点,不见得不可以把晋军冲垮。

    要知道,现在的地形正是利于这样的作战方式。

    毕竟,这边的王谧带领的北府兵也是突然出现在这里的,他们一开始也没有准确的消息沿河驻防的羌兵会在哪里出现。

    其具体的方位。

    也就是说,两边的人马都是误打误撞的碰到一起的,对于羌兵来说,他们实际上也并不想真的和晋军遭遇,况且,上面大将军姚苌的号令又并不是很确切。

    打是肯定要打的,但是怎么打,如何打,打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这都还是说不准的事情。

    于是,兜兜转转的,羌兵也是试探着在河岸边巡防。

    现在听说晋朝的北伐大军已经来到了沔水附近,这才突然加强了兵力部署,就在两天以前,他们还是一支只有几百人的沿岸巡防小队而已。

    现在的兵力已经大大加强了,足可以和北府兵纠缠一段时间,但是,也只是一段时间而已。

    相比较而言,从南往北打的北府兵,现在是一个机动的状态,位置并不固定,于是人员的调集也更加的容易。

    时聚时散,简便易行。

    相比较而言,姚羌的部队就不然了。

    他们是有现实的地盘的,有坚固的城池作为堡垒,于是,他们在外面活动的兵力其实并不算太多。

    不只是不太多,甚至还很少,都等着最好是平安无事,还能返回城寨是最好的。

    一旦若是遭遇了敌军呢?

    那也容易。

    如果敌军数量过多,大大超过了自己这一边,那就没办法了,只能听天由命,这都是命啊!

    老天爷就是来收服你的,你还能蹦跶到几时?

    如果还能稍稍抗衡一段时间,就比如现在的这种情况,那么,自然可以分出一部分兵马,前去报信。

    而现在,羌兵这边,已经分出了十余人组成的骑兵队,向着秦州城而去,就是为了去报信的。

    王谧却无所谓,就算是让他们走了又怎样,到底也还是逃不出晋军的包围圈。

    说不定在哪里就被截击了,这可不是说笑。

    在他琅琊王带领下的晋军,如今的作战能动性可不是一点半点,那是相当的优秀了。

    很多时候,根本就不需要王谧给他们下命令,他们自己就会主动的出来寻找敌人。

    那眼神可不是一点半点的好使。

    下手也不是一点半点的狠毒。

    至于王谧这边,他当然也没闲着,一直都盯着那些高耸入云的宝船呢!

    看来,姚氏父子的存货还是蛮丰富的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