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尚之承诺了他许多好处,比方说,刘牢之最心心念念的北府大将军的职位。

    何无忌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舅父犯傻,断了后路,只要他还可以挽救,何无忌就愿意冒死一试。

    然而,现在的情况又很复杂。

    说到底,这支北府兵不是他何无忌一个人带领的,这里还有曾靖,想转向,可不是他一个人就能说了算的。

    然而,现在看来,曾靖显然是不同意她这样做的。

    话到此处,似乎是无可悔改,何无忌只能和曾靖一同前往建康护卫都城。

    “更何况,现在京口的局势也不清楚,万一京口已经被攻占,我军前往岂不是自投罗网?”

    “不但帮不上忙,甚至很有可能引火上身,琅琊王交代的任务也无法完成。”

    “无忌你的心情我很理解,我也明白,你想营救刘将军,可是,现在的情况,确实也不允许……”

    面对何无忌阴沉的脸孔,曾靖想了想,还是把话题拉了回来,当然了,他也已经把想法表达的很清楚了。

    让他去京口,那是不可能的,何兄弟还是自我调整,乖乖的前往建康吧!

    既是如此,何无忌也无能为力,只能定下了心意,直奔建康了。

    而另一边,若干天之后,当走在通往长安城道路上的王谧收到同样消息的时候。

    反应则是截然不同的。

    “果然!”

    “果然如此吗!”

    “这就是历史的轨迹,大力士也掰不动!”

    难得的休息的时候,却收到了建康城的消息,王谧顾不得还在行军,赶忙打开来看。

    不看不要紧,这一看,可就出了问题。

    只见王谧哈哈大笑,好像是看到了什么天大的好事,都控制不住情绪了。

    王谧拍完了大腿,又解下了水葫芦,猛灌了几口,要不是现在是行军路上,实在是没那个条件。

    他早就备好酒菜,喝一杯了。

    难道,这就是历史的不可逆性?

    自从来到大晋就一直顺风顺水,让历史轨迹给他让路的王谧,现在终于感受到了历史的惯性。

    还是很强大的。

    历史上刘牢之从北府这条船上走下去,就是源自和司马尚之的勾结,因为经过了王谧的改造,很多事情已经和历史上大为不同了,于是,他对这个方面就疏于了防备。

    认为刘牢之不会再踏上同一条老路,事实证明,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到了关键时刻,刘牢之他还是扛不住啊!

    辜负了王谧对他的一片期待。

    或者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如果王谧能够把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时间放在心上,他就不会把刘牢之放到北府留守,而自己则率领大军出征。

    这样做,能安全吗?

    能安心吗?

    就今天的这种情况,但凡是换做别的将领,都不会投降的那么快,至少,面对司马家的人,他们会考虑考虑再行动。

    比方说跟着王谧一同起家的这些京口的将领,他们都和司马家的人没有什么太深的瓜葛。

    他们能够到达今天的位置,完全都是凭着自己的实力,以及王谧的一手提拔。

    这样的人,不会轻易的背叛王谧,更何况,在司马家那里,他们不一定能够得到更大的好处,这是最为现实的。

    至于刘牢之却为什么不这样想,那就是神仙也想不明白的事情了。

    明明王谧已经对他足够忍让,给了他极大的尊崇,至少在北府兵的范畴以内。

    结果他居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