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的比例分摊征收,所以百姓收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上缴的数额。像拥有华北平原、黄淮平原、成都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黄河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州,不但是土地肥沃、灌溉便利的产粮重地,还是人口密集之处。这耕种的人多,上缴的钱粮自然也多。

    凉州偏远,宜耕种的土地不多,气候也不是很好,跟人口众多的地方比起来,自然逊色逊色多,而且朝廷扶持凉州多年,直到前年才赢亏平衡,也是因为如此,才让人忽视了凉州。直到去年才开始向朝廷交税,然而这一交,竟然是冠绝天下;其次便是将近三十个郡的扬州,第三是荆州、第四是豫州,接着是冀州、雍州、益州、梁州、并州、兖州、交州、幽州、徐州、青州。

    “凉州的农税并不高,交的也不是粮食,主要还是还自商税的钱,而且还包括了租、庸、调,只不过凉州执行了摊丁入亩的税制,所以一次就交了个妥当,不像其他地方那么麻烦,如果其他州也把各项收入算上,凉州肯定排不到这么高的位置。”杨集说了句公道话。

    “但是也相当了不起了!”杨智积说道。

    “的确有些了不起。”杨广微微一笑,有些缅怀的说道:“我对江南的文化记忆深刻,也不知这些年有没有发展,真想去看看。”

    杨集冷不丁的说了一句:“我梦江南好,征辽亦偶然。但存颜色在,离别只今年……”

    杨广愣了一下,笑着向杨集说道:“你没有去过江南,竟也这般向往江南,你想去随时可以,何须这么伤感?”

    “说说而已!”杨集看了杨广的脑袋一眼,心中再补道“好头颅,谁当斫之。”

    说了一阵家长里短,杨广将近来的一想法说了出来:“文、武缺一不可,朝廷举才,有武举、科举,而文道在育才方面,有各级学堂,武道却没有,我打算成立专门培养武官、武将的学堂,你们以为如何?”

    杨广明白军队是最特殊的存在,要是不能将军队掌控在手,大隋天下还是不稳。而各地各级将官多数是出自世家门阀以及外围势力,只要其阀主一声令下,那些将官极可能不遵皇帝的号令。虽然他很想撤换这些人,然而他手上没有那么多既忠诚、又有能力的将领。

    虽然各地府兵到中枢值勤的时候,虽然朝廷为了检验府兵的战斗力、府兵主将统兵能力,往往会他们拉到陌生的环境里进行军事演习,对抗双方由一个或几个军府组成,而演习的具体事项由十六卫府负责、兵部从旁协助。此外,皇帝还会一营一营的巡视、灌输忠君爱国观、讲解战术战法等等,所以常驻军队、各地前来京驻防的驻地,俨如初级版本的军校一般,但人还是那些人,说得再多也没用。

    所以他认为想要让军队忠诚于他、忠诚国家,最好的办法就是像办学一样,建立正式的军事院校,自己培养将领,然后向军队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逐步摆脱对世家门阀的依赖,如此一来,便能自下而上的改变现有的将官体系。

    凉州大学其实也设有正规的武学院,杨集自然明白个中好处,一听杨广这么说,便说道:“此事大有可为。授课博士则是年迈、伤残的退役将军,将军们人虽老迈、伤残,可是他们从战场之中学到的战术战学、生存技巧,却不会老、不会伤,一旦学生得到将军们的毕生所得,日后再用到军队之中,那我大隋雄师的整体水平必将得到蜕变。”

    余者诸人听了,心中也大为兴奋,要是连军队里火长、伍长、旅帅都是精通兵法战术、能读书识字的人,那将是怎样的一支军队啊?

    白发苍苍的杨雄却有不同看法,他沉吟半晌,说道:“此事确实可行,但凡事有利必有弊。”

    “兄长,说一说你的看法。”杨广目光看向杨雄。

    杨雄说道:“历朝历代的每次军事政变,其背后都有世家门阀的身影,而军武世家对军队的渗透,几乎成了本能。从军官学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