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钧合起了手上的奏章,

    “军需的事朕知道了,且先缓一缓罢,科道官只管张嘴博名,朕却得开源节流,好生合计。”

    张诚道,

    “那郑雒的这封奏疏,皇爷想要如何处置呢?”

    朱翊钧原想说“留中”,话到嘴边,临时又改了主意,

    “你便这般回覆他,驭虏事宜,屡经督抚官条议,勿徇虚喝,勿轻私饵,兵不可玩,威不可亵,小过弗责,小隙必杜,著相机实行,毋事空言。”

    张诚觉得皇帝的这话有点儿推卸责任,不禁进一步问道,

    “皇爷可要御笔亲批?”

    朱翊钧看了一眼题本,道,

    “内阁已有票拟,你便照朕先前所说批朱便是。”

    张诚只得应下,随即又道,

    “皇爷事事嘱托于司礼监,奴婢负之重任,心中不胜惶恐。”

    朱翊钧摆手道,

    “都不是甚么大事,古人云,‘取人之道,参之以礼;用人之法,禁之以等’,朕是事事嘱托于司礼监,又非事事听从于司礼监,且朝政大事一向有内阁、六科时时驳正,你实不必为此惶恐。”

    朱翊钧说这话的心是真诚的。

    万历年间的司礼监远远未到像天启年间一般大权独揽的地步。

    实际上,就在万历十七年,也就是后世所公认的“万历怠政”开始时期,万历帝还曾因雒于仁在《酒色财气四箴疏》中提及张鲸在官内擅权不法,要申时行等四位内阁辅臣对这位掌东厂太监加以训斥戒谕,而这在天启年间,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作为万历皇帝东宫时期的心腹内宦,张诚绝不会像魏忠贤一样僭越揽权。

    魏忠贤之所以会落得那般下场,就是因为他获得权力的同时,也失去了作为一个宦官最大的倚仗。

    司礼监依附皇权而生,它表面上像一丛荆棘,其实内里却细嫩得仿佛菟丝花。

    因此朱翊钧毫不怀疑张诚的忠心,就像张诚毫不怀疑三纲五常乃事君根本。

    朱翊钧甚至相信,倘或自己此时突然发话将司礼监全部裁撤,相关人等全部绞杀流放,张诚也一样会像先前那般跪伏在地,不住叩头谢恩道,

    “天王圣明,臣罪当诛!”

    朱翊钧前后两辈子加起来才刚刚当了一个多月的皇帝,还没能进化到听人恭维圣明,便心安理得地自以为圣明的境界。

    正因为朱翊钧尚能分辨恭维,所以他知道此时的自己还离不开司礼监。

    这倒不是他作为穿越者的先见,而是一个普通人固有的自知之明。

    张诚这回却很实在,朱翊钧让他别惶恐,他就真的不惶恐地苦笑,

    “皇爷,科道官‘风闻奏事’,议论的不仅是朝政,人事他们也能纠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