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大明崇祯十四年腊月初十日,褒忠祠前的广场上聚集了三千余宣府军将士,以及数千军户百姓等候着祭礼的开始。

    他们大多都是此番出征辽东阵亡将士的家属,也有一些此前剿贼和援剿豫省阵亡将士的遗属在其中,而普通百姓根本无法到这里的广场上参加祭礼。

    永宁伯张诚与宣大总督张福臻二人,回到赤城堡后已然斋戒两日,这才在宣府巡抚江禹绪等官员,以及宣府副总兵林登猷、参将刘广武、郭英贤等将官陪同下,前来褒忠祠祭奠阵亡英烈忠魂。

    就连王朴与李辅明两位总兵,都随着一同来到赤城,观瞻宣府军祭奠征辽阵亡将士忠魂的仪式,并随同一起参拜将士英魂,他们如今就站立在巡抚江禹绪的左右。

    而在此前,张诚幕府下各大员也都早早赶到赤城堡,还有此番出战阵亡将士的家属,也都赶来赤城堡外相候祭拜英魂。

    他们除了将自己家中阵亡的男丁请入褒忠祠,也是为了来赤城堡领取自家的抚恤,以及烈士家属特有的铭牌和文牒,将来凭此可在各地方直接领取年节例行抚恤。

    还有家中幼童求学、做工、入伍等等,都可凭此文牒得到优先照拂,而烈士家属的铭牌更是可以悬挂在门楣之上,以后缴税和出役等都可得到地方官府的照顾。

    这一切都无须张诚亲自操心劳力,自有靳新朋和严庆荣、吴志忠等人来专司负责,就连当初开平卫司的经经历旺、镇抚刘志两人,现如今也都已成了张诚麾下得力干将。

    有了他们这些亲信之人,这些繁琐之事自然再无须张诚亲力亲为,他只要做出决断即可,具体的事自然是下面各人去负责完成。

    张诚与张福臻一同回到赤城后,并没有丝毫的耽搁,虽然各营将士大多返回汛地,但赤城营、独石营、骑营、虎卫营都留在了赤城堡外驻扎。

    此外,新归附的郭英贤、何振雄、匡永忠、唐先成这几部人马,也都暂时开至赤城堡外驻扎,再有就是其他各营中表现优异的将士,也奉命开来赤城。

    他们都是永宁伯张诚一手捧起来的战斗英雄,是给后来者膜拜和效仿的时代楷模,作为后来者,张诚太清楚榜样的力量了!

    所以,他在这一次出兵辽东的过程中,才大力收集麾下将士们突出的英勇表现,并准备将他们的英勇进行大力宣传。

    使他们的事迹成为宣府大地上的传说,并且还要给他们最大的奖赏,由此来激发更多的麾下将士纷纷效仿。

    他们除了留在赤城堡等待受封领赏外,还将于宣府各官众将祭拜后,作为将士代表亲临褒忠祠正殿拜祭阵亡将士英魂。

    而张诚在返回赤城的第二日,就于一片哀乐声中,将阵亡将士的尸骨安葬于褒忠祠后的大冢内,他更是亲自铲土,总督张福臻不顾老年体弱,也伴在张诚的身旁一起忙活。

    阵亡将士的尸骨安葬以后,接下来修葺立牌等诸事,自有褒忠祠各负责官员来依规妥为处理,而直到灵牌都请入祠内后,才是盛大的祭拜仪式开始。

    随着神官现身就位之后,祭享之礼便告开始,祭祀乐章也在此时奏起,整个的祭祀规程等均一丝不苟地进行着。

    仪式进行,各祭牲、祭器陆续设立,主祭神官朗声喝道:“祭拜开始,起乐!”

    又一陪祭神官接着大声喝道:“起舞!”

    金如钟、石如磐、竹如管、匏如笙、土如埙、革如鼓、丝如琴、木如祝等八音,也一一敲响,深沉的雅乐中,乐舞佾生,或持管,或持笙,或持鼓,乐舞相合,翩翩起舞。

    乐舞配奏下,永宁伯张诚与宣大总督张福臻作为主祭人,按照神官的唱令相合,庄严而隆重地按着仪式流程祭拜,并念诵了祭文。

    张诚虽然思想较这个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