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合营演练,如此才好形成真正的战力,为即将前往豫省援剿闯逆做好准备。”

    下首众人闻之皆是神情一肃,尤以大同总兵王朴的神情最是古怪,似乎在心中挣扎着某事而一时无法决断。

    然旋即便恢复如常,面色也瞬间变得坚毅起来,只见他起身向着永宁伯张诚抱拳道:“伯爷容禀,朴此番率大同军往援辽东伤亡颇重,幸得永宁伯不弃,念我宣大一体之情,大力提携,才在辽东战事中保住了大同军的颜面。

    朴今次回返大同,亦欲仿效永宁伯练军之法,再重新编练一营新军,现特请伯爷派一部精锐老卒,充实我大同军之力量,助王某操成新军,以供大将军驱策。

    还望伯爷恩允!”

    他话音才落,还未等永宁伯张诚开口,旁边的山西总兵李辅明便也学着他的样子,起身向张诚抱拳道:“伯爷,辅明也有此意,还请大将军看在我宣大一体之情面上,能恩允此事,助我在山西操成一军。

    辅明愿为伯爷前驱,助伯爷平定贼寇,驱灭鞑虏,沙场捐躯,亦无悔矣!”

    永宁伯张诚坐在上首大案之后,目光炯炯地望着他们二人,神情间仿佛有一丝疑虑之色,久久不言,厅内的气氛也因此显得略有些紧张起来。

    虽然宣府各官将也均知王朴、李辅明二人,大有向张诚靠拢之意,尤其是在援辽期间更以张诚马首是瞻,甚至还暗示过投靠之心。

    但此时非彼时,辽东战事也已经结束,任谁也无法断言他们是否还有投靠之心,或许其只是想利用张诚来助其练军,毕竟他们自成一镇,难以长期对之进行有效控制。

    沉默中,永宁伯张诚终于开口了,只听他说道:“王总兵与李总兵乃本伯知交兄弟,我等三人之间更有浴血杀奴的情谊,但有所请,本伯怎好拒绝之。”

    张诚话一出口,王朴与李辅明顿时便放下心来,他们几乎是同一时间长舒了一口气,面上也是泛起同样的笑容。

    其实,在辽东战事未决之前,他二人便已决定惟张诚马首是瞻,此后张诚更受封镇朔大将军、永宁伯之爵位,也更加坚定了他们的投靠之心。

    然大家心里都清楚一件事,朝廷上历来严禁各镇总兵私下交结,以免形成难以控制的地方实力派,因此对之防范甚严,他们也不敢表现得过于明显。

    即使今日参加军议众人皆张诚心腹,却也不敢疏忽大意,王朴能够说出刚才那番话语,也是深思熟虑之下才做的决断。

    可永宁伯张诚接下来的话,却使王朴与李辅明一惊:“诚如两位总兵所请,本伯自当选派精兵锐士,此乃本伯应尽之意,自是毋庸置疑。

    不过……”

    张诚言及此处之时,却突然住口不言,只拿一副耐人寻味的眼神注视着王朴与李辅明,把他们两人看得一阵心慌,不知永宁伯这“不过”二字后,又会说出怎样的话来。

    “……我宣府军素来实额足饷,按月发放,从不拖欠,且更是有功必赏,本伯向来把将士们看得比自家还重,这若是到了大同、山西地方,可不敢亏欠了他们啊!”

    “哈哈哈……”

    王朴与李辅明闻言后,竟齐声大笑起来,只听王朴说道:“这个自然,这个自然。咱怎会亏待喽宣府的将士们呢?”

    他说着就转头看向身旁的李辅明,与他对了一下眼色后,方才又接着说道:“宣府的将士们到了俺的大同,那可是咱麾下娃儿们的师傅,是俺们大同军的教头,俺怎会舍得亏待教头师傅哩。”

    李辅明也急忙接言道:“是哩,是哩。咱就是自己个儿饿着肚皮,也不能饿着了宣府的弟兄们嘞。”

    永宁伯张诚的脸上显出一丝满意的笑容,王朴、李辅明二人见之也是心底安定了下来,却见张诚的面上又浮现出一丝忧虑,道:“二位总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